
資料來源:http://zh.wikipedia.org/wiki/%E7%9F%B3%E6%96%91%E9%AD%9A
徐瓊信老師e教學平臺 (與同學互動平臺)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先進第十一;論語)
臺灣本島及附近島嶼,擁有千變萬化的景觀及豐富的海洋生態環境。沿岸四周的海岸地形變化多端,景色雄偉壯觀、秀麗迷人,多彩多姿的海底景觀、形形色色的魚群,以及各種相關的漁業休閒活動,都是觀光旅遊的好去處。遊一趟臺灣的海岸,飽覽海天一色的蔚藍風光,讓您在敞開胸懷之餘,還能對大自然中的海洋生態有更深一層的認識。本省東部的垂直海岸,富藏深海與大洋性迴游魚類;南北兩端繁盛的珊瑚礁區,孕育著許多鮮艷動人的海水觀賞魚類;至於本省西海岸則是另一類型的沙灘或石礫灘的地形景觀,棲息著與其他海域完全不同的魚類生態。迷人的海邊,除可觀賞大自然奇特的景色;還可從事各種戶外休閒漁業活動,實是現代最佳的生活調劑場所。
現在休閒漁業除海邊垂釣及靜態的觀賞外,實際參與活動為一新趨勢,不僅對漁業有更深一層的認識,活潑熱烈的參與感亦是吸引人之處。到底有那些漁業體驗活動?
地曳網(俗稱牽罟)
是一種利用潮水漲退的捕魚方法,於漲潮時 用漁筏將漁網帶到海中投放,退潮時魚群陷落 於網內,再由岸邊約四十人的「罟腳」合力拖 牽網罟而得名。這種牽罟之樂,實為鍛鍊體能 、開拓胸懷的最佳活動。牽罟活動於風浪不大 的沙灘均可實行,目前本省供民眾活動的地點 有屏東縣枋山、南灣、宜蘭縣頭城及澎湖蒔里 、山水、望安等地。
定置網
利用魚類逐流的特性,將網具定置於水中以 遮斷魚回游路徑,使魚群沿著網具陷入箱網中 。當海流較緩時,再乘船筏至箱網旁,慢慢將 箱網捲起,隨著箱網具逐漸縮小,水面漸漸露 出魚影,當網具出水的那一刻,見魚群跳躍、 鑽竄,使海水滴賤於臉上,其味道雖腥鹹,但 心中充滿喜悅。定置網漁場分佈全省,但尤以 宜蘭、花蓮最多,除颱風期外全年均可參觀, 惟礙於娛樂漁業管理辦法限制,需搭乘海約船 或遊艇才能出海參觀。
石滬
是一種特有的原始捕魚設施,其先民利用礁 岩在海岸砌一圓弧型磯牆,海水漲潮時,將磯 牆淹沒,魚兒隨潮入岸,游棲其中,待退潮後 ,就可享受跳浪追魚、手到擒來的摸魚之樂, 主要分佈於澎湖白沙、吉貝及苗栗外埔。
立竿網
漁民於潮間帶,以主桿固定一列長網而得名 。退潮時,魚群遭漁網攔截,此時這裡就成為 最佳的淺水摸魚區,只要順著漁網走,就會有 意想不到的收獲。因漁業的進步,從事此種傳 統漁法的漁民已不多,主要分佈於彰化、雲林 及澎湖沿海。
咕姥堆
為澎湖特有的捕魚方式,漁民於潮間帶低窪 處,以咕姥石堆成陷阱,利用周而復始的潮差 來捕魚。當潮水退盡,便可於飛霞掠水、碧波 耀金中,享盡「甕中虌」的樂趣。
摸文蛤
文蛤為本省主要之食用貝介類,分布在全省 沙灘。早期資源豐富時,徒手在海灘上即可摸 到它的蹤跡,現因資源減少,此景象只能留在 腦海中。目前彰化漢寶合作農場、福寶淺海養 殖場及雲林三條崙塭釣場,特探供摸文蛤活動 ,讓民眾再嚐傳統的風味。當然如果您的運氣 好的話,還是可在沙灘摸到野生文蛤的。
海底景觀
海底的景觀因地理位置不同而有所差異,本 省的海底整體來說,南部因地理環境的關係, 水質清澈且水溫高,海底的景觀比北部佳,較 適合珊瑚的發展。要有一舒適的潛水環境,得 先算好潮汐,且要注意安全,才能有個快樂又 有意義的潛水活動。本省的澎湖各島、蘭嶼、 綠島、基隆嶼、墾丁等都有值得觀賞海底景觀 。
另有以漁業為主的展示性活動,主要是以讓旅客親身參觀各種漁業文物及活動,從參觀中對漁業有深一層的認識。目前已興建完成的多處展示性休閒漁業展示據點,在完善規劃下,各有不同的特色,是知性與歡樂的最佳場所。
主題:台灣休閒漁業
名稱:休閒漁業規劃實務 (Practical training on recreational fishery)
班級:觀光休閒學系(休閒一甲)
姓名:徐霈祥學號:1096420036
E-mail:smartmax780726@yahoo.com.tw
1. 美國所稱之「娛樂漁業」( Sport-fishing ),汎指為娛樂目的而使用之漁業行為,包括釣魚、捕魚、挖貝類及叉魚、娛樂性釣魚並禁止買賣及交易。
2. 美國針對休閒漁業設有休閒漁業協調小組,執行「休閒漁業保存計畫」,該小組主要工作為:
(1) 倡導海洋漁業資源之保育,俾利休閒漁業發展。
(2) 評估美國漁業主管單位國家海洋漁業局( NMFS )施政對於海洋休閒漁業之影響。
(3) 特別支持促使休閒漁業參與者,加強海洋漁業保育系統之相關計畫。
(4) 擔任 NMFS 與休閒漁業者間協調、聯絡、溝通之管道。
(5) 有利於釣客相關法規之研訂或政令之執行。
(6) 執行保育有關計畫及教育大眾保護漁業資源及其棲地。
(7) 推動一般社會大眾參與海洋休閒漁業活動。
(8) 特別針對少數民族、婦女、殘障人士等,鼓勵其等參與海洋休閒漁業活動。
(9) 加強改善休閒漁業之統計數據蒐集,以為管理決策之依據。
3. 美國休閒漁業之發展有以下特質:
(1) 全國休閒漁業可謂是全民運動,完全以休閒海釣為主,與傳統漁民之營利無直接關係。
(2) 美國休閒漁業重視寓教於樂,注重海洋生態系之保護,釣獲後再放生者達一半以上,且釣魚必須申請執照許可,管制嚴格。
(3) 美國漁政單位強調「商業性漁業」與「休閒性漁業」間之和諧關係。
(4) 美國休閒漁業之統計目前雖僅能以估算方式行之,無法達到精準之階段,惟休閒漁業對海洋漁業資源之衝擊不容忽視。
主題:美國休閒漁業
名稱:休閒漁業規劃實務 (Practical training on recreational fishery)
班級:觀光休閒學系(休閒一甲)姓
名:林廷諭
學號:1096420002
E-mail:tim6934346@yahoo.com.tw
來源:http://tpr.link.net.tw/newPage/MICO/2592/2592_type21_01_p07.htm
主題:休閒漁業趨勢發展
名稱:休閒漁業規劃實務 (Practical training on recreational fishery)
班級:觀光休閒學系(休閒一甲)
姓名:黃凱暉
學號:1096420058
E-mail:man911912@yahoo.com.tw
來源:http://ind.ntou.edu.tw/~tfeda/a2hin.htm
95年10月02日
已逾不惑之年,在台南縣七股開設「溪南春渡假休閒漁村」的吳仲常,果真毫無懷疑的朝目標筆直前進嗎?為七股帶來每年15萬人次的遊客,在民國93年還得到傑出漁民獎,吳仲常讓「溪南春」獲得民間團體和政府單位的一致肯定,但是在七股這塊純樸的土地上,曾經卻有著不同的聲音。
原本在台南市經營房地產生意的吳仲常,10年前回到了故鄉七股,看到養殖漁業的逐年蕭條,年輕人口不斷外流,吳仲常心中,對溪南村那份難以割捨的情感,讓他想要替這充滿漁業風情的小地方、替樸實又認真的居民盡一份心力。於是吳仲常投資了2000萬元打造出「溪南春休閒渡假漁村」,建造出再現早期魚塭養殖風貌的休閒渡假中心。當時持不同意見的地方人士覺得,曾擔任「大七股開發促進會」總幹事的吳仲常,是個抱持開發觀念的激進份子,開發的結果會影響七股的生態環境,而且這麼偏僻的地方是不可能發展觀光業的。
面對這些反對的聲音,吳仲常選擇用行動代替爭辯。利用過去在建築業學習到的知識,參考早期的養殖環境,建了「溪南春渡假休閒漁村」,並且找來會蓋「桶間寮」的老師傅在魚塭上架設桶間寮,希望遊客能感受漁民為了不讓虱目魚缺氧,而必須夜宿魚塭的體驗。另外,吳仲常一樣費心思找師傅建了二座傳統爐灶,還搶救各地面臨火焚、砍伐的老樹,移到溪南春種植,再搭配上超過2000件的古農漁具,將溪南春打造成早期養殖漁業的最佳體驗景點。
以「七股三寶」虱目魚、吳郭魚和蚵仔,料理出一道道的新鮮美食;餐廳旁有舊式魚塭,加上魚塭上的「桶間寮」,讓遊客體驗搭竹筏和垂釣的鄉土味;古物陳列室中前清、民初的古董珍藏,也讓位在溪南「村」的溪南「春」渡假休閒漁村聲名遠播。遊客人數每年穩定成長,也讓七股這個早期只有養殖漁業、曬鹽業的小地方,新興了觀光產業。原先認為溪南村太過偏僻,絕對不可能轉型成功的其他村民,都紛紛加入了吳仲常的行列。來到「溪南春渡假休閒漁村」,不但能品嚐最道地的海鮮美食,還能體驗漁民生活,遊客對台灣西南沿岸的養殖漁業有更深入、更正確的認識。吳仲常單槍匹馬的充勁,讓各界發現了這個原本不起眼的小村落,「沒有文化,就沒有根。我希望能盡一份棉薄之力,將來讓溪南村成為『藝術民俗文化村』,讓七股能夠因文化特色而興盛!」
七股地方自從改制週休二日後,遊客增加不少,除了吃海鮮和賞美景,吳仲常希望這裡的人文特色能具體的表現出來。不只是私人的「溪南春」,整個溪南村應該統一規畫,成為一個具有文化特色的村落。一直以來,以教育重於營利的觀念經營溪南春,吳仲常還希望帶動地方繁榮,除了「富麗農村計畫」可以美化社區,還得讓居民在這裡的民眾謀生。將溪南村轉型成為藝術民俗文化村,就是吳仲常心中兼顧教育、人文、民俗,又能創造就業機會,減低外流人口的最佳遠景。 現在吳仲常想要建造一座「文化藝術之廊」,擺放當地文學家的作品供遊客參觀,「我還想在村子裡空出一面牆,讓藝術家在牆上揮灑、設計,遊客只要走到這,就會有不一樣的感覺。」雙眼帶著年輕的夢想,吳仲常嘴裡又談起了還想興建的「遊客塗鴉處」,讓遊客力行「凡來過,必留下痕跡。」這句名言,能夠增加店家的收入,又能讓遊客離開溪南村之後,回想起自己曾經在這裡留下的回憶,那麼,「或許有一天,來過這邊、在塗鴉處留過紀念的遊客,會想起七股這個地方,會想回來看看自己留下的作品。」
將七股溪南村上的特色,一代接一代的傳承下去,讓這塊土地的風貌吸引外來的注意、興起地方產業改善村民生活,吳仲常的心願,在看見村民和遊客燦爛的笑容時,已經實現了。
設計休閒漁業涵構之研究-以王功漁港碼頭為例
作者:吳惠娟
本論文之目的乃在發展一套合理性之休閒漁業規劃設計之設計流程及相關研究方法。本研究期能藉由此研究方法的建構及規劃分析,提供給規劃設計者及決策者規劃設計評估依據的參考。同時亦可利用休閒漁業規劃設計研究方法之確立,以提供各種推論及判斷,並進一步讓決策者也可以依現況之實施過程與成果展現檢討修正以回饋日後規劃設計之依據。
本研究方法係採用都市設計「自下而上」的設計方法,以使休閒漁業涵構之原則達到自然力、客觀力作用及遵循生物有機體的生長原則。研究方法中配合使用工具為文獻回顧法、環境與心理分析法,據此以達研究之客觀性。 本研究之主要內容乃在研究探討休閒漁業所涵構之因子及其特性,並在漁港設計之運用,其研究架構包括相關研究論述的探討,研究方法的建立與應用,及休閒漁業涵構因子、特性的建構與設計實例操作等。
本研究主要之相關內容如下:(1)問題界定;(2)文獻回顧與管理;(3)設計論文研究架構;(4)休閒漁業規劃設計計畫書說明;(5)休閒漁業之漁人碼頭規劃設計方案;(6)檢討與結論。
本研究先利用文獻回顧法,收集國內外目前休閒漁業相關之文獻,了解休閒漁業之基本意涵,發展內容,活動提供等等,並配合休閒漁業相關理論研究文獻,作為了解發展遊憩休閒活動之動機參考,並可作為輔助說明,配合環境與心理分析法,建構確實之設計流程,以提供休閒漁業規劃設計時客觀之設計流程及方法,作為規劃設計之實施及檢討回饋,可使休閒漁業規劃設計更加完美呈現。 綜上所述,本研究之主要具體成果及貢獻可詳列如下數點:(1)本研究將休閒漁業詳細界定及整理,並探討休閒漁業涵構相關因子之關係;(2)透過此「自下而上」之方法建立及流程發展,休閒漁業涵構可以客觀地依照其漁村特性及需求進行分析選定,並進而降低決策者開發風險以達休閒遊客及漁村居民之需求、提昇休閒遊客及漁村居民之生活品質;(3)本研究休閒漁業涵構相關因子之分析及建立除了考慮一般定性定量外,同時也進行對基地環境產生互動及影響性之考慮;(4)本研究將休閒漁業涵構因子及設計規劃方法與流程予以釐清建立,藉以提供規劃者及決策時設計規劃時之重要參考依據。 從本研究結果得知國人對於休閒漁業活動之參與及了解已有普遍性之認知,在態度上採極高之認同感,普遍性認為適合發展。從事休閒漁業活動人口及年齡結構雖有年輕化趨向,但亦呈現平均化之現象。休閒漁業涵構應以廣義之定義為主,再依各地區環境、人文、文化等相關背景特色分析探討,以使休閒漁業涵構和環境相配合,為必要之過程。休閒漁業在轉型之間並考慮居民與遊客共享,且以居民為主,在遊客需求上,規劃設計方針採多元化多功能之發展。休閒漁業在轉型中,因多為傳統漁業之沒落,故在研究中發現,傳統漁業之機能需求多持機能保留之方式居多,且因休閒漁業之轉型充分顯現公共服務設施之重要性。從研究中顯示,參與休閒漁業活動之遊客中,多因興趣相關因素而參觀活動,故應以環境生態及景觀美質特性加強,以永續生態之態度進行規劃設計,並達到教育學習之功能。
主題:休閒漁業相關研究
名稱:休閒漁業規劃實務 (Practical training on recreational fishery)
班級:觀光休閒學系(休閒一甲)
姓名:黃凱暉
學號:1096420058
E-mail:man911912@yahoo.com.tw
來源:http://www.cyut.edu.tw/~urban/abstract/H_20.html
http://www.wenweipo.com/ [2007-03-08]
本報記者 黃殿晶 通訊員 盧小婷
桂山鎮,由桂山、中心洲、牛頭等22個大小島嶼及800平方公里的周邊海域組成。鎮政府所在地桂山島已和臨近的中心洲島和牛頭島相連,面積達10.38平方公里,是珠海萬山海洋開發試驗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該島東距香港大嶼山3海里,西至澳門、香洲僅45分鐘航程。被譽為珠江口上的一顆燦爛明珠。
珠港澳的海上樞紐
桂山諸海島地處珠江口伶仃洋上,地理位置非常優越,桂山島群地處港、澳、深、珠之間的近海海域,大西、大濠等六條國際航道貫穿其中,著名的珠江口國際錨地設在其間,與興建的香港迪士尼樂園咫尺相望,周邊海域還是中國目前唯一劃定對外開放的遊艇垂釣區。海島港灣較多,水深無淤、海水湛藍、海洋資源豐富,是廣東省最大的海水養殖基地之一,年產上千噸優質魚。
桂山島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自古以來有「萬山要塞」、「珠江門亭」之稱,南宋抗元英雄文天祥路經伶仃洋時在此留下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絕唱,這裡還是人民海軍首次著名戰例——萬山海戰主戰場,蘊藏豐富的革命歷史文化資源和遺跡。
三大支柱促海島經濟快速發展
桂山鎮如今的當家人、擁有碩士學歷的鎮黨委書記王景堅告訴記者,按珠海市東部發展戰略,桂山將大力發展漁業、旅遊業、大型港口、倉儲、保稅中轉等產業。目標是建起「三個平台」:即倉儲及魚產品加工基地的「工業平台」,調整優化漁業經濟結構,合理配置漁業資源,打通流通領域為主的「漁業平台」和發展軍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休閒漁業為主的「旅遊平台」。未來將繼續保持萬山海洋開發試驗區行政與經濟中心的地位,把桂山建設成為粵港澳一體的大珠江三角洲的海上倉儲和補給基地,華南地區主要的漁業生產和加工科研基地及別具一格的海洋旅遊基地。經過多年的發展,海島供水、供電、通訊、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日臻完善。
2006年全鎮各項經濟指標持續增長,財政收入同比增長為60%;漁村人均收入10,049元。
力爭五年經濟又好又快增長
按照今後五年的奮鬥目標:到2010年,桂山鎮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年均遞增13%;一般預算內收入年均遞增15%;漁村人均收入12,000元。
為確保上述發展思路,桂山鎮近期重點抓四項工作:一是搞好島容島貌美化工作。以文天祥廣場為中心,輻射到漁村舊屋以及島上各景點的中心點和周圍景觀,逐步改善海島容貌;二是做強旅遊業。繼續打造桂山「紅色之旅」品牌,支持和配合海上休閒觀光漁業的建設,走大眾化旅遊的發展路線。三是做大海洋漁業。扶持培植龍頭大戶,引導漁民同大市場聯繫起來,實現產、供、銷一條龍;四是抓好招商引資工作。根據全鎮的優勢和產業導向,在充分進行市場調查的基礎上包裝項目,使項目有競爭性,更要善於策劃,在項目與潛在投資之間搭起一個有效的溝通平台,讓項目真正得以啟動,全力以赴尋求全鎮經濟和社會發展新突破。
以人為本創建和諧家園
談及未來的發展目標,王景堅稱: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突出發展實業經濟這個主題,大力推進基礎設施、和諧社會和政府自身建設。實施「強村富民」、「安居樂業」、「生態文明」、「扶貧濟困」、「固本強基」五項工程。以「實業強鎮、旅遊旺鎮、漁業安鎮」的發展戰略,推進社會主義新漁村建設,將桂山建設成為「適宜居住、適宜營商、適宜度假、和諧穩定」的海島名鎮。
首先桂山鎮將以扶持漁村發展經濟為中心,扶持漁民從傳統養魚轉向適合自身、適合海島發展的第三產業。打造品牌,支持漁民對海產品精深加工。協調有關部門,支持村集體以資源投資入股公用事業。積極尋找漁村經濟結構調整的新路子,以促進漁村發展,漁民增收。
二是大力推進政府自身的建設,提高領導幹部的依法執政能力,堅持依法治鎮,努力建設法治政府、服務政府、責任政府和效能政府。一方面是堅持以人為本,深入實施多項「民心工程」,努力擴大就業、完善保障、減少貧困。以解決民生問題為重點,著力解決漁村群眾所關心的問題,全力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另一方面,抓好社會治安、信訪、安全生產等工作,突出以人為本,共建和諧的社會管理理念,積極為海島人民創造優質、穩定、和諧的生活和工作環境。
三是大力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建立健全漁村基層幹部選拔管理機制、漁村基層組織服務群眾的物質保障機制、漁村基層幹部任職培訓和經常受教育機制、幹部密切聯繫群眾機制、黨員聯繫村務機制等「七大機制」,把鎮村領導班子建設成為了朝氣蓬勃、奮發有為、乾淨幹事的堅強領導集體,使黨員隊伍素質得到普遍提高,漁村基層幹部作風得到明顯改進,為構建和諧桂山提供了強有力的政治保障。
桂山鎮資源掃描:與香港海洋資源融為一體
保稅倉儲中轉資源:桂山島群與香港南部海域構成一具天然的海島海洋經濟帶,在空間、資源、功能、產業、政策、機制等方面形成很好的互補和延伸關係。牛頭島、中心洲島附近水深港灣多,適合建造多泊位的深水港口,可停泊第五代、第六代集裝箱船和100個10至30萬噸散雜貨船、油船泊位。隨著粵港澳一體的大珠江三角洲經濟帶格局的成型,特別是港珠澳大橋方案的實施,桂山海上倉儲和補給作為物流配送中心的地位更加突出。
海鮮美味基地上佳選擇
漁業資源:桂山漁港是南海重點漁港之一,港池面積約1.1平方公里,供油、供水、供冰等配套設施齊全。周圍海域地處珠江入海口鹹淡水交匯、海產品資源十分豐富,海域內有魚類200多種,常見的有70多種,還有大量的甲殼類海產。每年秋季以後,珠江口其它島嶼因航道遠、風浪大,而桂山島地處近海、航道短、風浪小,是適合舉辦海洋觀光和海鮮美食節旅遊餐飲項目的理想地點。目前本鎮加工的水產品,有傳統特產曹白鹹魚;海珍滋補品——白花膠供不應求。
海洋文化旅遊品牌突出
旅遊資源:目前桂山鎮桂山艦登陸點是珠海市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之一;中華白海豚水域已被國家劃為四大自然保護區域之一;一年一度的龍舟大賽吸引眾多港澳好手前來一顯身手;而趕海打漁,網箱垂釣,漁家燈火等神秘的海島漁村民俗風景,令人流連忘返;桂山島群兼有海洋風光和大陸風光雙重特點,具有典型的亞熱帶海洋風貌。近年來,桂山鎮成功舉辦了多場大型國際海釣大賽,如亞洲磯釣聯盟02年香港區國際海釣大賽,香港磯釣聯盟03年「桂山杯」海釣比賽等,贏得海內外釣魚界人士的好評,初步樹立海釣旅遊品牌。
桂山鎮通過籌措資金,完善海島旅遊景點建設。桂山文化中心和文天祥廣場歷時一年多的施工建設,主體工程於05年6月基本完工;以文天祥詩詞為主題的碑林和摩岩書法亦相繼完成,其中一篇名為「海賦」的摩岩書法石刻,是目前全國展現在同一塊巨石上字數最多的一篇摩岩石刻。初步形成了桂山艦英雄登陸點公園、小東山生態樂園和文天祥文化廣場等三大景區。將村民的空餘房屋改造成有海島特色的漁家村度假屋,讓上島遊客參與到漁民生活中去,親身體驗漁村民俗。在不斷配套旅遊項目的同時,桂山鎮聘請暨南大學旅遊管理學院編制旅遊規劃,規劃充分體現佈局合理,突出特色;服務產業、公共設施的建設體現「海」和「島」的特色,要有文化魅力,要為三大產業服務。
桂山島航班時刻表
航線 啟程時間 返航時間 備 注
香洲—桂山(早班) 08:40 11:20 每 天
香洲—桂山(晚班) 14:30 17:00 每 天
註:單程票價68元,在旅遊旺季、黃金周期間將加密航班,具體以客運站當天公佈的航班為準。查詢電話:0756 — 2119915
主題:休閒漁業海洋生態 水上活動 釣魚潛水
名稱:休閒漁業規劃實務 (Practical training on recreational fishery)
班級:觀光休閒學系(休閒一甲)
姓名:黃凱暉學號:1096420058
E-mail:man911912@yahoo.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