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3月7日 星期五

11月的澎湖~也是很好玩的!!




課程名稱:休閒漁業
班級:觀光系觀光三甲
姓名:陳美如
學號:1094411052
E-MAIL:may6809@yahoo.com.tw

因為沿海的寒暖流交匯,澎湖擁有豐富的魚類資源,非常適合從事魚釣,豐富多樣的魚產,加上山光水色的天然美景,吸引了成千上萬的釣客前來垂釣。有的人喜歡乘船出海進行海釣,不僅享受漁人在船上搖晃感覺,更能欣賞天外有天的無邊無際,也有的人喜歡在磯岩上釣魚,感受矗立於茫茫大海中而能屹立不搖的堅定如山,更接受海風吹拂,沈浸在海天一色的心曠神怡當中。只要簡簡單單裝備,就能夠成行,是釣魚最主要的特點,再加上與上鉤的魚拉扯、拚搏的趣味,以及釣起大魚時的得意與成就感,更是這個活動如此受大家歡迎的原因。

澎湖海釣四季皆宜,在夏季,不論是船釣、筏釣、灘釣或是磯釣,都較不受氣候或風浪影響;在一般人印象中,澎湖的冬季因為東北季風關係,觀光客數量大減,應該是冷冷清清的,如果你也這麼認為的話,可是會錯失許多更好玩、更好吃的呢!
磯釣,顧名思義就是在磯岩的海岸地形上進行釣魚活動,入冬以後,東北季風增強,海裡的浮游生物棲息量大增,甚至吸引許多從國外慕名而來的釣客,尤其是像風櫃、鎖港、龍門、小門、將軍、花嶼及分布於北海及南海的一些無人島嶼等好釣處,更是聚集了為數繁多的釣客,這時候的魚不僅最肥美,也好釣,看著不斷上鉤、活咷咷的魚鮮,相信喜歡釣魚的你一定覺得不虛此行。

若是在冬天來到澎湖旅遊釣魚,建議除了釣魚之外,也可結合一些參觀旅遊的行程,讓整個海釣之旅一兼二顧,既感受到海釣的樂趣,更達到旅遊的休閒目的。當箱網養殖的新鮮肥美海鱺,遇上乘風起舞的風帆,成為澎湖的年度盛事一風帆海鱺節。秋初是海鱺肉質最為鮮美的季節,勁風也在此時揚起;風帆海鱺節每年吸引無數饕客、海上遊俠前往共襄盛舉,隨著風帆海鱺節所舉辦的各項比賽與精彩表演,充分展現出菊島的健康、活力。

資料來源:
http://www.penghu.gov.tw/08farm/03effort/pageview.asp?fid=334&bull_id=12918

進修觀光休閒二甲
學生:陳榮裕
學號:2095420009
北海金嶼(張百萬故事)
從前有個地方叫巷港,巷港就港口很小的意思。當地居民主要靠捕魚為生,其中有一人叫張隱,他每天搖著小舢板到一個無人島釣魚,順便撿些海上漂流的竹子、木材回去升火煮飯。
  這天,他又到島上去,因為他想養雞,所以就在島上的四處找石頭,打算搬幾個回去堆個雞寮,他繞了一繞,看到一堆玄武岩,黑的發亮,很好看,就把它搬回去,連續搬了幾天,終於在門外圍成一個雞寮。
  一天,一個從唐山來的生意人經過他家門口,看到雞寮,大吃一驚的說:「澎湖人真有錢!用這種東西作雞寮。」但再想一想『可能是主人不識貨,因為這東西蠻少見的。』所以他就開口向張隱買雞寮的石頭,「一塊一百兩!」張隱覺得很奇怪,怎麼有人無緣無故拿那麼多錢買石頭?心裡就想說:「這可能不是普通的東西」,所以就還了個價:「一塊兩百兩!」商人算了算,也划算,就買下了。
  買了以後張隱就問:「你買這個做什麼?為什麼出這麼多錢買沒用的石頭?」商人回答:「這是一種很稀少的黑金。」兩人聊了一個,商人問:「你這黑金是從那裡得來的?」張隱回答是在一個無人島上撿的,而且還有很多。於是他們就約定要張隱再到島上去拿,拿回來後用同樣的價錢向他買。
  第二天,天氣很好,張隱一大早就到島上去了,但是找來找去就是找不到原來的那堆石頭,只有一般的玄武岩,原來,他的福分就只能得到那些黑金。有了錢,張隱就跟著那生意人學做生意。他造了一艘船往返大陸通商,漸漸的,生意越做越大,到最後家財萬貫,於是便在長沙買地建房子,總共建了八間大房子,買的地也一望無際。人們傳說他的地是「四鳥飛不過」─四隻鳥飛不過他的地,可見地有多大,後來錢越賺越多,於是有人建議他,不如再蓋一間金庫,專門放錢放黃金,所以他就又蓋了一間金庫。但是自從金庫以後,生意就越做越差,漸漸就家道中落,一敗塗地了。
  後來地理師跟他講,他一開始蓋的八間大房子,符合風水上的「八馬拖車」,意思就是皇帝出巡,用八匹馬來拖車的意思,是地理上最好的風水,但他最後加蓋的那間金庫,把風水破壞掉了,變成「九犬分屍」,因此生意自然就越做越差了。而他那「四鳥飛不過」的地,傳到後來就變成「死鳥飛不過」了。
  這個張隱因為很有錢,所以人家就「百萬」、「百萬」的叫他,傳到後來張百萬就成了他的名字了。
  這故事還有一個小插曲。那時澎湖有個財大氣粗的將軍,聽說張百萬很有錢,就要和他比,看誰的錢多。他們約定三天後到跨海大橋的「吼門海峽」去比賽,方法是把一百文錢串成貫,丟到海裡,看誰的錢可以將海填平,於是比賽就在將軍丟一貫,張百萬丟一貫的情形下開始了。比到後來,將軍快沒錢了,他想:「錢可以丟,面子可不能丟!」所以趕緊命令手下把瓦片磨成和錢一樣大小的假錢來魚目混珠,一貫錢中只有前後一塊是真的,中間都是假的。但比賽結果,將軍還是輸了。所以為什麼現在「吼門海峽」那裡的潮流會那麼急?因為如果水不急,錢就會被人拿走了。因此那裡雖然有寶藏,但一直沒有人敢下去拿。
  後來巷港改了一個名字叫「瓦硐」,為什麼叫瓦硐?也是張百萬的緣故。張百萬在大陸的生意做的很好,所以就回澎湖蓋祖厝。以前的扆子,上面都要舖瓦,一般人都用普通的石瓦,只有大官或有錢人才會用比較好的瓦,那張百萬就是用這種高級的瓦,這瓦圓圓、長長的,蓋在屋頂上,遠遠看去就像一條蟲一樣,所以人們就「瓦蟲」、「瓦蟲」這樣叫,「蟲」字不好聽,後來就改叫「瓦硐」。至於張百萬去撿黑金的島,現在叫「金嶼」,在白沙市場的外海,大退潮時可以走過去。

主題旅遊設計—嘉義市諸羅城之旅2008/4/2

一日遊






1、嘉義公園射日塔-高度 62 公尺的「射日塔」,造型取諸於阿里山神木,其褐色鋁條之紋理
似神木之外皮,至中間留有高 40 公尺的「一線天」,內部設有取材自原住民「射日神話」的青銅雕刻,此優美神話闡示人類繼往開來的傳承精神,富有振奮人心的社教意義。
              本塔入口處有象徵台灣守護神的雲豹銅雕一對,塔的底層為「忠
烈祠」,頂層為咖啡餐廳兼瞭望塔,塔頂斜面設有-巨型市花-艷紫荊,美麗搶眼。自頂樓可眺望嘉義市全景,山城美色盡收眼底。http://tw.youtube.com/watch?v=Fcbv_37zLao













2、蘭潭風景區-蘭潭位於嘉義市東郊山仔頂附近,距市區三公里,古稱「紅毛埤」,相傳為三
        百年前荷蘭人所鑿之埤,故稱「蘭潭」。荷人據台時,截八掌溪水入此,築堰
        為阜,灌溉王田一帶,荷蘭東印度公司直營王田,明鄭尚存,入清漸廢,惟地
        名仍存在。日據時代,「水的長城」 -- 嘉南大圳規劃工程師八田與一在他所負
        責亞洲最大規模水利工程中,將蘭潭築堤為霸作為自來水廠的儲水池,至今仍
        是嘉義地區自來水主要供應源。
            其自然資源相當豐富,根據最近嘉義大學調查報告:昆蟲一百六十七
種(如:鳳蝶、天牛、蜻蜓、葉蟬、蚜蟲 … ),藥用植物七十四種(如:麥門
        冬、地膽草、雞血藤、海金沙、鳳尾草 … ),動物資源三十種(如:赤尾青竹
        絲、白鼻心、面天樹蛙、盤古蟾蜍、赤腹松鼠、台灣野兔 … ),潭中魚類
       (如:象魚、鯁魚、草魚、筍殼魚、鯰魚、吳郭魚 … )。
          嘉義荒野保護協會在蘭潭後山、樹木園、陶花源、圓籃仔冷泉區設有定點 
        觀察小組,數年來引領眾多生態喜好者造訪美麗多樣的大自然。
        荒野人希望透過深層觀察與體驗讓親近大自然成為一種生活方式而不只是一種
        理念。期待大家可以和眾多鳥類、昆蟲、植物、大樹們為友,在學習的過程中
        領略生態之美,體悟生物多樣性的真諦。在三信亭旁,潭中設彩色噴泉,高度
        可達 50 公尺,增添蘭潭動態之美 。http://tw.youtube.com/watch?v=BS_1eu7CN70






3、嘉義大學農特產品展售中心超優質網站http://www.hercome.com.tw/(裡面提供了 

許多養身產品喔~)














4、交趾陶館嘉義是交趾陶的故鄉,日本甚至稱之為「嘉義燒」,交趾陶的藝師大都在嘉義學藝。台灣民間簡稱交趾陶為「交趾」、「交趾尪仔」、「交趾仔」,早期多應用在寺廟建築裝飾,其傳統題材以漁、樵、耕、讀等人物為中心,搭配鳥、花草器物及戲文場景,主從分明,畫面和諧。
          交趾陶多按裝在廟宇高處,常見於牆堵、大脊、博脊、規帶、山牆鵝頭、鳥踏、墀頭、照壁等處,由於交趾陶色彩溫潤及鮮豔兼具,恍如寶石翡翠,絢燦然,逐漸從廟口走入客廳成為民間蒐藏的珍品。

          被尊稱為台灣交趾陶開山基祖的葉王,於道光六年 (1826) 在嘉義出生,年少時與來台建廟作交趾陶的廣東師傅幫工習藝,加上天生的資質,造就成台灣趾陶的第一人,葉王的創作,造型生動,刻畫細膩,用色卓越,作品在 國際間倍受讚揚,博得「台灣絕技」的美譽,奠定台灣交趾陶獨特的藝術地位。



5、北門驛阿里山森林鐵路因有「螺旋狀鐵道」、「Z字型爬升」、「千分之 62.5爬坡」等罕見的特色而聞名國際。北門驛係阿里山鐵路的起點車站,車站建築全部使用阿里山的高級紅檜建材,造型古典雅樸。
         日治時期,林業開發為最重要的經濟來源,北門驛附近有林業辦公廳舍、貯木池、製材所、火車修理廠、營林俱樂部等機關設立,木材產業使用功能完整,北門驛成為阿里山砍伐木材的集散中心,地位重要。
         光復前由台灣拓殖株式會社經營,光復後改隸林務局。民國 62年10月,北門新站落成啟用,北門驛功成身退。阿里山森林鐵路運送下山的木材,聚集在北門驛附近, 帶動木場、木材行、鋸木及製材工廠遍布,南來北往的木材商,帶動旅 館、餐廳、戲院等商機,人口快速增加,貨運業活絡,各行各業欣欣向榮。














6、鐵道藝術節-將閒置的鐵道倉庫專案改設為藝術創作與展示場。嘉義後火車站鐵道倉庫計有           倉儲十二間,呈南北走向之長條型多隔間形式建築群,其中七間屬鐵路局貨運服務所管理,室內面積共約775坪。  

          89年9月開始進行「鐵道藝術村」的規劃作業,建立周邊意象與風貌,提供創作空間,進行藝術交流,希望以藝文展演活動為前導,結合地方特色及社區總體營造,實現鐵道藝術村的理想目標。 http://tw.youtube.com/watch?v=0v9_bE59Mic

7、石頭資料館http://www.ttvs.cy.edu.tw/kcc/960911st/a1.htm(這觀光景點裡頭有很多值           


        得欣賞的物品)


參考文獻:http://travel.chiayi.gov.tw/tw/line/line.php


班級:觀四甲 學號:1093411053 姓名:賈儒佳


E-mail:jajaja157@yahoo.com.tw

人類最古老的誘魚、捕魚設計


導覽與解說 目斗嶼 2008/04/02

導覽主 題:目斗嶼

目斗嶼位於澎湖縣白沙鄉、澎湖群島最北邊,全島皆為玄武岩層構成,面積也只有0.021平方公里,因全島形狀似人的眼睛而得名,也有另說是形狀亦如木匠使用的墨斗而稱為『墨斗嶼』,後因讀音問題而變成目斗嶼,加上位處澎湖群島的最北端,因此也稱為『北島』。


目斗嶼-觸礁險區
目斗嶼是澎湖群島北方的廣大漁場,與吉貝嶼之間的海域水深僅有1公尺,但由於屬於沉水海蝕平台因此周圍珊瑚群礁遍布,目斗嶼的天然景觀未受到人為破壞和工業污染,因此目斗嶼是個欣賞日出、夕陽的好地 點,更是浮潛、釣魚的最佳去處。

目斗嶼燈塔
目斗嶼上最明顯的地標莫過於全亞東最高的銑鐵燈塔-目斗嶼燈塔,燈塔塔高為39.9公尺,目斗嶼燈塔是日本人統治台灣後在澎湖群島興建的第一座燈塔,於1899年建置,當時為了避免燈塔腐銹故由鑄鐵建造,並外觀漆成黑白相間的平行條紋,做為醒目的警告標誌,每20秒一閃光,燭光50萬燭,光照19海浬;目斗嶼燈塔利用宿舍屋頂的積水發電,提供燈塔運轉。

目斗嶼海底隧道
目斗嶼海底隧道位於吉貝島北方、峭壁底端,通常來到這裡的遊客會在鄰近的海魚浮潛,等到潮水稍微退了並露出隧道洞洞口,方可進入隧道欣賞海洋美景,岩壁上有牡蠣等等生物,海底則有珊瑚礁、魚群等景色,而漲潮時可看見刺河豚、熱帶魚等等,是十分具有特色的海底景色,但是建議遊客最好在農曆初1、15左右天大退潮時前往比較安全。

資料來源::// http www.tourguide.tw/penghu1081.php


課 程 : 解說與導覽
班 級 : 進休二甲
指 導 老 師 : 徐瓊信
學 生 : 許文忠
學 號 : 2095420010

Email:a0011306@yahoo.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