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4月13日 星期日

休閒漁業-高雄漁人碼頭

班級:休閒三甲 姓名:林秀娟 學號:1094404009 E-Mail:sm19861009@yahoo.com.tw


歷史

高雄港區長期以來為管制區,高雄港漁人碼頭位於它所屬的蓬萊商港區2號碼頭,原來為散裝貨物裝卸碼頭區和倉儲區,過去該址為高雄港棧二庫與棧二之一庫,提供工務船、客輪及雜貨輪等倉庫作業。因近年來貨櫃自動化以及貿易轉型後經濟效益日漸偏低,加上各界對港市合一的期待及勢之所趨,便開放民間經營,開發兼具文化展覽、休閒娛樂、異國美食為主題的觀景親水休閒區。


地點位置

位於七賢三路底的高雄港漁人碼頭,交通上不但與市區網絡來往便捷,地理位置鄰近壽山、西子灣及中山大學,與旗津隔海相望,串連出一條新興觀光動線,形成一個極具港都特色的觀光遊憩網。


背景及定位

高雄港夙為全球貨櫃十大港之一,近年來由於時空背景變遷,港區的角色亦應隨之轉換,加上各界對港市合一的期待及時勢所趨,目前正以舊港區新開發作為重新出發的第一步。而高雄港漁人碼頭正是此計畫之濫觴,將在台灣經濟發展史上扮演重要角色的二號碼頭、棧二倉庫,開發為兼具休閒、娛樂、攬景、觀船、美食餐飲服務的親水休閒區,再注入咖啡文化的風情款款,徹底解放都市叢林的閉塞,提供國人一個全新視野的海洋首都生活文化港。


未來展望

隨著高雄港漁人碼頭的開放,未來也將會陸續開放其碼頭,結合西子灣、鼓山渡船頭公園、新濱碼頭等連成一新休憩觀光帶狀生活港區,進而促使舊有商圈-鹽埕區再度繁榮起來,我們期待將高雄海洋文化推廣給全國大眾,引導台灣走向新世紀的觀光產業。




休閒漁業-丁香魚

丁香魚小檔案

學術名稱:日本銀帶鯡
學名: Spratelloides gracili
英文名:Silver anchovy,silver herring
特色:身體細長且略成圓筒狀,前後側扁,體側有銀色縱帶
體長:全身可達10公分
分布地區:日本經韓國、中國至澳洲及非洲之南端等,是一 種外洋性的魚類。
產地:台灣產於各地沿海,其中澎湖、台北縣、宜蘭縣、台 南縣及東港等地較多。

澎湖北海地區近海從金嶼、姑婆嶼以東,到險礁之間是重要的丁香魚場。依漁民經驗,每年農曆3月左右,成熟丁香魚母魚會洄游到澎湖北海一帶,抵達生長有海藻 的砂質海域產卵,孵化期約一個月,5月時,魚體稍大,俗稱「小丁」,6、7月長成「中丁」,8月便是「大丁」,秋季過後,丁香又成群洄游出澎湖海域,春來 秋去也是燕鷗類飛抵、飛離澎湖的節奏,燕鷗們追逐著丁香魚也追逐著季節的變換。澎湖地區漁民觀察到紅燕鷗好食丁香魚的習性,利用這樣的習性在茫茫大海中來 追蹤魚群,在紅燕鷗群飛盤旋的海上,必定有丁香魚魚群聚集,成為漁民獵捕丁香魚的指標,因此在澎湖漁村,紅燕鷗便有著「丁香鳥」的稱呼。

丁香魚的產業興衰,可以由澎湖赤崁村的人口變動來瞧出端倪,丁香魚是赤崁村的一項主要的產業。依據撈捕的技術、工具的不 同,可以粗略分為四個時期:第一個時期在民國27、28年左右,使用一種四方形的焚寄網「埋罾」來捕捉丁香魚,使用這種方法的漁獲量很有限;第二段時期在 光復前後,這時漁民改以「畚箕罾」來提高漁獲量,這段期間曾吸引了一部份出外的村民返鄉來重操舊業。第三個時期在民國50年以後,漁船普遍改以馬達為動力 來源,這使得丁香漁作的收穫量逐漸增加,當地人口數也隨之大幅增長。第四段時期約在民國62年以後,漁民引進「扒網」來捕丁香,加上又有探魚機等現代科技的協助,每一組網所需的人力減 少,漁獲量卻倍增。在丁香漁作的全盛時期時,估計赤崁村全村約有50組「扒網」在作業,漁業人口約有700人,直接、間接靠著丁香漁作活命的人數約佔全村 的三分之一以上,在民國70年後,當地的耕地就幾乎完全廢棄不用了。

但之後的日子,隨著漁業的發展,赤崁村的漁港不斷的擴建,在遊艇碼頭闢設之後,漁港面積比五十年代擴增了近十倍。建設漁 港影響了水文,也影響了村落東方的淺灘,以致礁棚區的螺貝減產、魚苗匱乏。再加上「扒網」的網目細如蚊帳,這種對丁香魚大小不分,一網打盡式的濫捕,終於 導致丁香魚源枯竭,從民國76年以後,許多剩餘的漁業人口,就都必須出外打工才能維持生 計。現今的情況,雖然丁香魚產業已不若往年,赤崁漁村仍是澎湖補丁香魚最大宗的漁村,目前仍有二十來艘「扒網」漁船,他們在星月時分出航,在天光未亮的清晨返回港灣,將漁獲載往鋪曬場,隨著太陽的升起,滿地的丁香,散發著鮮鮮氣息。
影片:http://www.wretch.cc/video/towa800&func=single&vid=3775855&p=263
班級:觀休三甲
姓名:張益菖
學號:1094404013
e-mail:q0912779001@yahoo.com.tw

休閒漁業-牽罟



班級:觀休三甲

姓名:張益菖
學號:1094404013
e-mail:q0912779001@yahoo.com.tw

享受先人的捕魚樂趣-牽罟


「牽罟」就是使用地曳網來捕魚的一種漁撈作 業,在澎湖又稱「牽網」或「牽繪」。四、五十年 以前,那個生活較為困苦的年代,能擁有船隻、網 具的「大戶」並不多,牽罟作業的設備簡單,可合 數十戶共同投資,甚至於可用人力游泳海上佈網, 一舉解決了船、網兩難的問題,當然會受到廣大的 歡迎。尤其是澎湖冬季風浪險惡,出海作業相當危險,牽罟的漁場大都位於背風的南面海域,拖網的人力又是在沙岸上進行作業不但安全度相對提高,而且適時彌補 了冬季漁撈的真空。無怪乎「牽罟」在三十年前的澎湖,可其是風光一時。「地曳網」的構造有很多變化,基本上在中央部位有一個用來圍載漁獲物的網袋,兩邊有 繫在兩 條很長的曳繩(曳網)上的袖網(翼網、網腳),上網的「浮子」,下網的「沈子」,其微妙的平衡設計,使上網不下沈,下網不離底,可順利的將魚群驅入網袋 中。當然整具網的大小可因人因地制宜,普通的網面約有兩公尺高,數百公尺長,必須由三、四十人合力操作才可作業。牽罟的作業季節不 分春、夏、秋、冬,作業時在白天或夜晚均可,尤 其以黃昏、黎明時為最理想,漁獲量最多。其作業 地點必須選擇海底平坦,沒有礁石分佈,潮水緩和 的地方。


數十年前大型的地曳網海上作業時,要四到六個人,一艘或兩艘搖櫓的舢舨協力合作。先把一條 曳繩留在岸上固定、派人看著,然後以舢舨拖載網 具出海繞行半圈,一面搖櫓、一面下網,在距第一 條曳繩約五十公尺地方靠岸,由岸上的人將另一 條曳繩牽上岸,並選擇較有經驗的人在岸上指揮全 盤拖網作業。「命令」下達後,左右兩股人馬必需 施力,海中的大網,就靠著浮子和沈子上下平衡的 作用,貼著海底垂百的張掛成一個開口面向岸邊的 U型圓弧,靜待魚兒入網。起網作業是岸上人力的 重頭戲,必需適切的掌握左右繩的節拍、行網的速度,舢舨則開到網邊,一面吆喝、一面拍打水面, 把魚兒驅趕入網,網漸行漸近,岸上的兩組人馬也 逐漸向U網的對稱軸靠攏,袖網離水之時,拉網不可過急,以免網袋離底,魚群脫逃。等到兩路人馬 會合、網袋近在咫尺的時候,兩組人力併成一組,兩條曳繩併成一條,在一片激情呼聲中,網袋連魚 獲已上了沙灘。收穫的喜悅,暫時忘了拖網的疲憊。

各村對漁獲的處理,做法不盡相同。雖然網具是多家合夥投資的「私器」,但是牽罟的漁獲卻是「見者有份」的公產。除了分配給 出網具的「網仔份」和出舢舨的「船仔份」外,凡是參加拖網的人,無論男、女、老、少都可「分紅」,在嵵裡,大人一份。小孩半份,大肚雙份(懷孕牽罟討吉祥 之意)。這種大方的「分紅」制度,主要是由於那時候的漁源豐富,漁獲量多。動輒上千斤,而且作業密集,一組網剛上岸,另一組又下網。誰會在乎那一份、半份 的魚呢?昔日的這一幕幕,對現時年青一輩來說,已成絕響;對老一輩來說,也只能空留回憶了。


一組完整的牽罟作業,網、繩、浮子、沈子、舢舨、人力等六個要項缺一不可。除了舢舨、人力以外,其餘四項大多是集合數戶, 甚至數十戶的財力所共組,既不是你的、也不是我的,是「我們」的。四、五十年以前,網、繩可都是網組的成員合力製作的血汗結晶,可說得來不易。網的部份: 最早使用的材質為苧麻絲,接著用棉線,因前二者易腐朽,民國六十多年再改用塑膠,進一步用尼龍,一百到現在的「玻璃絲」,有著二段坎坷的「演化」歷程。




資料來源:http://www.phsea.com.tw/travel/index.php/牽罟

影片:http://www.wretch.cc/video/trackback.php?vid=3776546&id=towa800

休閒漁業---海鱺魚



班級:觀休三甲
姓名: 張政偉
學號:1094404012
E-mail:jk760726@yahoo.com.tw





海鱺 Cobia(Rachycentron cancadum)

學名:Rachycentron canadum
英名:Cobia
俗名:海魚戾 魚、虎鱺
大陸名:軍曹魚、鯭仔
日名:スギ
體長:可達150cm
繁殖期:4-9月
分佈:全球亞熱帶海域(美洲西岸除外)





特色:海鱺為外海箱網養殖多脂高蛋白之魚類,魚體背部深褐色,下接顯明的銀色縱帶,以下則帶黃色。幼時在此帶之上方更有一淡色縱帶,二帶之間則為黑色。成長快速,換肉率高,養殖一年即可達8公斤。海鱺肉質與口感極佳,白色肉系,是能與養殖鮭魚相互抗衡之重要魚種,最大體型可達1.5公尺左右。







目前澎湖海鱺養殖皆於水深8~20公尺的內灣進行,澎湖內灣之水流較為平緩且風浪亦較小,不似台灣沿岸水流強且易湧發長浪,因此澎湖養殖業者應善用內灣進行中間育成之優勢,以灣內為培育幼魚之搖籃,利用目前業者廣為使用之7×7×4公尺或10×10×6公尺的軟式箱網來大量培育幼魚。





         




若以萬噸為澎湖產區的生產目標,以成魚每尾6~7公斤計算,則至少須1,500,000尾之幼魚育成供應才能達到目標產量,由此可知中間育成之重要性,此點亦可由台灣業者將跨海蒞澎投資海鱺中間育成場而得到印證。




有效的分段養殖是海鱺養殖產業成功的保證,業者認為透過適當的中間育成可大幅提升海鱺養殖的經營效益,更可減少養殖中的長期風險,此部分有賴於澎湖產區策略聯盟的成立與運作,經由小規模養殖業者來進行中間育成之工作,透過「契作」之方式將經過中間育成後體重達1~3公斤之海鱺幼魚售予財團或公司型態的大型養殖場進行成魚養殖,如此專業分工的效益得以彰顯,生產量才可望達到萬噸以上之目標。該項中間育成之工作,可由縣府所有之水產種苗繁殖場扮演火車頭之角色,利用所屬的海上箱網來進行示範養殖,倘若每年中間育成一萬尾幼魚,再經過約六個月之育成期後,扣除成本約可獲利100~150萬元,如此不但可增加海鱺產量,又可自行籌措場務經費,不失為一舉兩得。




海鱺魚料理






影片欣賞:http://vlog.xuite.net/vlog/guest/basic.php?media_id=SmhHQmJ2LTc3MDI3MC5mbHY=

休閒漁業---石滬


班級:觀休三甲

姓名:康亞婷

學號:1094404030

E-mail:cynthia112052c@yahoo.com.tw







石滬漁業是一種在潮間帶上疊砌石堤,以便在退潮時阻斷洄游魚群的退路,把魚兒圍困在石堤內來捕撈的陷阱漁法,只有潮間帶遼闊,風浪強、潮差大,石材取得容易的地方才得以發展。據了解,全世界只有日本、琉球群島、台灣,及太平洋的部分珊瑚礁群島等少數地區有石滬漁業, 而澎湖則可能是石滬最發達的。

















目前澎湖各地的石滬總數,約有580口之多,其中有88口分佈在吉貝嶼四週。吉貝嶼的石滬無論是數目還是密度都居於全縣之冠,先民就靠著這一畦畦的「海田」,胼手胝足的養活世世代代的子孫。因此吉貝不但是當之無愧的「石滬的故鄉」,更是設立石滬文化館的最理想基地。




建造石滬就像成立一家公司,必須先募集股東,擬訂合夥的契約,再合力或分段來填造。股東人數多寡完全看石滬的大小及工程的難易而定,其捕魚權則以抽籤的方式,來排定輪流的順序,吉貝人大多在每年的七月底重新抽籤。捕魚權的交接,則以日為單位,每天從0時起到24時止的捕魚權都屬於同一位股東。可以說是澎湖一項最具代表性的產業文化。













石滬在澎湖所在多有,卻獨獨以七美的這一個雙心型石滬最為著名,原因無他,就是美麗。漲潮,石滬就在清澈的海水中若隱若現,挑逗人們的視覺。退潮,她就大大方方的展現其風貌,令人讚嘆。






雙心石滬位於七美鄉的東北角,東湖村頂隙北面的海崖下,也有人將他稱為頂隙滬。其精緻令人遐想的雙心造型,被喻為是地球上最美的石滬。往昔之電視廣告「健酪飲料」、「三菱汽車」都曾經在這裡取景喔!在碧海藍天下揮灑著年輕的汗水,彷彿帶給人無窮的活力。由此景點可遠眺鄰近之其它島嶼,「龍塔」旁有一石板階梯可走下近訪該滬。








這石滬還有個美麗的傳說:「順時針環繞地走過雙心串聯的石滬,就會有一段完美的愛情。



在翠綠海波與湛藍蒼穹的陪襯下,雙心石滬似乎正娓娓道來一個久遠的愛情故事。此石滬保存的相當完整,益發激起許多浪漫愛情的想像,若您們是男女朋友同遊,就在此滬前許下海誓山盟吧。











影片欣賞:http://vlog.xuite.net/vlog/guest/basic.php?media_id=NXZMZkVNLTI4NTI3OC5mbHY=



資料來源:吉貝石滬文化館http://61.57.129.99/index.html

     http://homepage.ntu.edu.tw/~b90401050/dheart.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