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4月6日 星期日

♥休閒漁業~澎湖ㄉ休閒漁業♥2008/4/15

◎澎湖海鮮好好吃,不過,自己捕魚更有趣。
在動力漁船發展之前,澎湖傳統捕魚方式計有石滬、抱墩、潮間帶撿拾貝類...等等,這些方式有的已經廢棄、有的還在使用,不過目前都已觀光化,還另外發展出海上平台、海釣、釣烏賊以及夜釣小管等等活動。

趁著夏季前往澎湖,不妨自己前往體驗這些傳統的捕魚方式,除了感受先人的智慧,也可以泡泡海水,體驗潮間帶的生態豐富美麗。



早期澎湖先民在歷經徒手捕抓、網撈等捕魚過程後,最後不知哪來的主意,石滬主要利用潮差原理來製作捕魚陷阱,首先以石頭堆砌成不固定形狀的滬肚與腳,漲潮時海水就會順著滬腳灌入滬肚,魚群也跟著飄流入內,等到退潮後滬內海水消退,魚兒就呆呆困在這個陷阱裡,儘管依然有出口,但對只懂順潮而游而不懂找出口而游的魚群來說,想游出這出口並不容易,於是漁民們便可趁著退潮趕緊入內,關上滬門,一次撈足大批漁獲。 石滬可說是澎湖最浪漫的象徵。儘管早期先民建築石滬只是以實用為主,而且建築過程艱辛,一個石滬往往要動員數十上百人並耗費5到10年時間才能建成,但隨著動力漁船發展、石滬逐漸遭到廢棄,卻意外成為現今美麗的海上裝置藝術,特別七美的雙心石滬更是浪漫且知名,成為情侶最愛的朝聖地。


▲抱墩

除了石滬之外,抱墩也是傳統的澎湖捕魚方式。抱墩做法主要是找些咾咕石在海岸邊堆積成約小腿高的有縫隙小塔,漲潮時魚兒就會慢慢游過來,由於部份底棲魚類有那種看到洞就想鑽縮在裡頭覓食睡覺的天性,看到這些小塔就以為是絕佳好飯店,於是就這樣縮在裡頭大吃大喝睡大覺,等到退潮時,漁民就會帶著漁網走過來,把將整個石墩一起罩住,受到驚嚇的魚就會匆匆游出,就這樣剛好栽進漁網、掉進漁民的肚子裡。 抱墩捕魚相當累人,一個石墩頂多藏上1尾或2、3尾魚,要捕個幾十尾可能要花掉一整個退潮時間,而且要不斷的彎腰翻搬,加上近來漁業資源枯竭、動力漁船發達,因此目前較少漁民使用,但對遊客來說這卻是極為有趣的體驗,特別適合親子在海灘邊玩水、抓魚,非常有魅力。澎湖各地目前也有許多潮間帶可見這些傳統抱墩捕魚法,也大多開放遊客體驗。





▲潮間帶撿拾

海岸潮間帶是漁民的超級市場。在這個潮間帶中有蚵仔、有貝類、有海鰻、有海膽、海星,有的能吃有的不能吃,有的可作擺飾、有的可作生活用品。早期的澎湖漁家,男人到石滬捕魚,女人就到潮間帶逛超市,撿些小點心回家。 直到現在,澎湖潮間帶還是處處可見漁女彎腰撿拾各項食物,非常傳統有味道,各種生物景觀也相當美麗。不過並不建議遊客撿拾,不管貝殼、海膽、海星或蚵仔,遊客前往潮間帶最好看看就好,屬於當地的資源還是讓它留在當地,讓這樣的豐富與美麗可以長存。




▲海上平台與海釣

隨著觀光業發達,目前澎湖也發展多樣的體驗活動,其中海上平台海釣都是極適合親子的活動。海上平台就是在海上架設一個浮台,並有著漁民放養的魚群養殖箱網,遊客只要放釣勾下去就會有一堆魚搶著上勾,超有成就感。另外海上平台通常還可體驗餵食海鱺魚、餵食大石斑魚、垂釣、釣烏賊等行程內容。




海釣則是特別設置的海釣船,遊客可利用釣竿在船隻兩旁或船中央開口放下釣勾,完全憑著運氣與技術來釣取大海中的各種魚類,非常有挑戰性。
另外到澎湖還可體驗夜釣小管,在晚間乘著滿滿高亮度燈泡的釣小管船出海,利用燈泡來吸引
趨光性的小管自己上勾,釣到後還可以自己現場沙西米。



♥課程:休閒漁業
♥班級:觀光四甲
♥姓名:鄭圓圓
♥學號:1093411019
♥e-mail:7501161986@yahoo.com.tw
♥有關於澎湖影片: 夜釣小管+抱墩+海上平台
內容轉載:東森新聞網記者 陳志東/報導
照片轉載:自己拍攝以及網友提供




























休閒漁業-我國漁業概況 洪敬哲08/4/29

















課程:休閒漁業 老師:徐瓊信     
班級:觀三甲  學生:洪敬哲   
學號:1094411026  
e-mail:kin75920@yahoo.com.tw       

  台灣地區漁業生產量,86年為1,246,077公噸,較85年增產0.5%(6,442公噸)。漁業生產量比較詳如附表。

(一)遠洋漁業
  通常係指在世界三大洋的公海或他國200浬專屬經濟區內作業之漁業
要漁業包括鮪釣、魷釣、鰹鮪圍網及拖網等種類。政府核准業者在世界各重要港口,設置67個遠洋漁業基地,可提供遠洋漁船進港轉口外銷魚貨及補給作業。目前計有28個國家與我國建立有漁業合作關係,參加合作漁船數達600餘艘。
於民國73年時,全國漁業總產量首度突破 100萬公噸,遠洋漁產量約為40萬公噸,近10年來,其產量均逐年劇增,產量佔全國漁業總產量亦高居50至60%,惟其成長速度已趨減緩,達到成熟階段,由於政府採取限建減船政策,近年來產量或產值均維持穩定
除拖網及魷釣業漁業係以內銷為導向之產業外,鮪釣及鰹鮪圍網等漁業則以外銷為主,且漁船終年在國外基地作業,惟基於國際社會日趨重視公海及各國經濟水域內之魚類資源保育及共同管理工作,未來遠洋漁業更應積極推行國際責任制漁業經營理念,加強國際漁業投資合作關係。


(二)沿近海漁業
  自民國78年起,沿近海漁業係指以國內漁港為基地,在我國200浬專屬經濟區內從事漁撈作業者。
主要漁業包括中小拖網、鯖圍網、火誘網、鮪延繩釣、刺網、定置網等種類。
主要作業漁區包括台灣沿岸、台灣海峽、東海、南海、巴士海峽等海域。
民國70年代以前,為其成長期,生產量最高曾達38萬公噸,惟自70年代以後,呈衰退期,其總量始終在27至32萬公噸之間徘徊,並於80年代起,出現顯著下降之勢。
除延繩釣漁業生產之鮪魚,以供銷日本生魚片市場為主外,其餘漁獲物則大多供應國內市場需求。近年來面臨日益嚴重的資源枯竭、船員不足、海水污染及大陸漁產品非法進口等不利因素,未來近海漁業應朝向資源培育型漁業發展,沿岸漁業則將著重娛樂性高的休閒漁業型態發展




(三)養殖漁業
  台灣地區養殖漁業分為海面養殖、淡水魚塭養殖及鹹水魚塭養殖3大類,由於位處亞熱帶及種苗技術優越,養殖種類甚多。
在淡水養殖方面,有鰻魚、吳郭魚、虱目魚、金目鱸、草魚、鰱魚、青魚、鯉魚、鯽魚、香魚、鱒魚、淡水長臂大蝦、泥鰍、淡水蜆、蛙類、甲魚等;鹹水養殖方面,有虱目魚、烏魚、七星鱸、石斑魚、午仔魚、黑鯛、黃錫鯛、黃鰭鯛、銀紋笛鯛、赤鰭笛鯛、嘉臘、黃臘、黑斑紅鱸、鮸魚、臭肚魚、黃魚、花跳、草蝦、斑節蝦、紅尾蝦、砂蝦、蟳、文蛤、九孔等;海面養殖以牡蠣為主箱網則為石斑魚、海鱺、紅甘等。  目前草蝦、斑節蝦產量偏低,係由於蝦病仍無法有效克服所致,導致海水魚放養增加,包括石斑魚及鯛類,影響魚價之穩定,除午仔魚外,其餘魚價均呈現下跌現象。



休閒漁業 基隆區漁會漁業生產情形及未來經營方向 黃啟福4/29


課程名稱:休閒漁業

指導老師 :徐瓊信

班級:觀休系觀光三甲

姓名:黃啟福

學號:1094411035

E-MAIL:
vip8026697@yahoo.com.tw



基隆區漁會漁業生產情形及未來經營方向
壹、 漁業生產情形
近年來因漁業環境變遷,漸走下坡,漁業經營不如從前,必須朝多元化發展休閒漁業,如設立碧砂魚貨直銷中心,集中沿近海新鮮魚貨進場銷售,強化漁產品直銷管道,及響應政府發展海上觀光休閒漁業,藉以提昇魚價及觀光休閒品質,提高漁民收益,最近五年來漁業生產情形
如下表:



貳、未來漁業經營方向 
 
由於沿海國家相繼宣佈實施經濟海域,擴大漁業之管理權, 致使傳統作業
漁場日益縮小,本會未來四年將推動以下業務:
(一)積極推動休閒漁業的發展,將碧砂漁港及八斗子漁港及未來的海洋科技博
物館結合成觀光區域方塊,以帶動遊憩人潮,降低我國加入WTO之後對
漁業有可能產生之衝擊。
(二)積極建設正濱漁港並改建正濱漁業大樓使之成為北台灣最大的遠洋魚貨集
散地。

(三)尋求政府及民間團體的支持,積極與漁業資源豐富的國家簽署漁業合作協
定,以解決目前遠洋漁業漁場不足的困境。

(四)台灣北部傳統漁場遭逢大陸、日本、韓國的瓜分,使本地漁民漁獲量銳減,
請政府協助與這些國家協調重新劃分作業漁區,以保障漁民權益。

(五)加強與海洋大學等相關學術單位的聯繫,洽請協助與輔導,提供最先進的
漁撈、箱網養殖技術,以增加漁民收益。

(六)面對台北港的強力競爭,以及北宜高速公路通車後對本地魚貨銷售的影
響,本會計畫推動高品質的魚產品加工業,並配合物流宅配服務,以鞏固
大台北地區廣大消費市場。

(七)請實施船員替代役制度,以便培養新一代的漁業幹部,解決漁業斷層危機。

▲ 碧砂漁港
http://www.aptcm.com/FISH/km.nsf/ByUNID/9F4D4194CB0E21E248256C980030F8BD?opendocument

主題旅遊設計--國內旅遊---阿里山之旅2008/04/09

阿里山地理位置:

阿里山山脈北起從南投集集濁水溪南岸,南抵高雄燕巢雞冠山。稜脈大致呈現北北東──南南西的走向,長約二百五十公里,平均高度二千五百公尺。由於大斷層通過阿里山山脈的東側,造成了東坡陡、西坡緩的地勢。
阿里山山脈是台灣的骨架,五大山脈綿延盤據,分別為中央山脈、玉山山脈、雪山山脈、阿里山山脈與海岸山脈。其中,阿里山山脈是由石水山、尖山、大塔山、小塔山、祝山、萬歲山、對高山等十八座高度超出二千公尺的山峰所組成。其中,大塔山最高,海拔2663公尺。由於台灣高度超過三千公尺的高山甚多,因而相對於隔鄰的玉山山脈,阿里山山脈並不突出。不過,因隔了一條楠梓仙溪,離玉山二十公里之遠,依舊有著遙相呼應的磅礡氣勢。

為強化整體的觀光旅遊服務,將整個阿里山國家風景區分別以:1.阿里山森林遊樂區;2.阿里山森林鐵路;3.鄒族文化;4.石桌、奮起湖;5.瑞太、豐山、來吉;6.太平文峰等西北廊道等六大遊憩系統規劃建設,並以配套行銷推廣,「大阿里山」的觀念便逐漸地擴散到每個人心中,原來「大阿里山」並不侷限於阿里山森林遊樂區,還包括了達邦等八個鄒族部落、漢人最早開發阿里山地區的瑞太地區、以及富有自然野趣的豐山、來吉、文峰等旅遊景點。

本風景區受到地層縱切影響,懸崖、峭壁、瀑布特別發達,海拔高度的變化亦成雲海、日出、晚霞景致,四季晨昏變化,極為奇幻美麗,如此豐富的自然資源成就了生物多樣性的基本要件。隨著海拔的攀升,林相分層和植物種類豐富歧異,動植物生態亦呈現多樣的變化,在山林幽靜處多種保育生物孕蘊而生,像是山羌、長鬃山羊、台灣獼猴及台灣一葉蘭等。而依山而居的村落與鄒族部落,也展現出丰姿萬千的人文風景。

聞名的阿里山日出四季位置與時間均不同(因地球公轉所致),祝山觀日樓上為最好的觀日點,前往祝山,可至阿里山火車站或沼平車站搭乘祝山觀日火車(車程約25分鐘)或自沼平公園觀日步道牌樓拾階而上(步程約40分鐘,沿路皆有指示牌),觀日樓廣場前有嘉義與南投兩縣界及日出詳圖。

雲海
名列台灣八景之一的阿里山雲海,通常出現於日出或薄暮天氣晴朗而有浮雲時;層層雲霧波浪起伏,掩蓋附近山峰,有如小島自浩瀚大海中露出。觀賞雲海最好的季節是秋天。

晚霞
阿里山晚霞之所以豔麗,乃因海拔兩千多公尺的高山地區空氣稀薄,太陽輻射強,導致空氣中的紫外線強,使天際所呈現的藍天比平地絢麗,晚霞相對就較豔麗。


森林
阿里山擁有非常豐富的森林資源,其中以檜木原始林最為珍貴。受到高度的影響,阿里山植物分布呈現熱帶、暖帶、溫帶與寒帶。從平地到海拔800公尺的獨立山一帶為熱帶林,此區顯著的植物多為龍眼、相思樹、杉木、麻竹與桂竹林。自獨立山到海拔1,800公尺的屏遮那則屬於暖帶林之範圍,代表樹種為樟木、楮與楠木,而奮起湖與十字路一帶的柳杉林為此區較特殊的植物相。溫帶林指的是屏遮那以上到海拔3,000公尺以下的地區,阿里山五木-鐵杉、台灣扁柏、華山松、台灣杉與紅檜(神木)主要分布於此。至於3,000公尺以上到           3,500公尺以下的寒帶林區,主要生長台灣冷杉。

一八九九年日本人發現阿里山森林後,將這片原始林闢建為重要林場,台灣光復後,為了保育乃禁止砍伐,開發為森林遊樂區。每年三月中旬至四月中旬的阿里山花季,山櫻、吉野櫻與重瓣櫻等,將整座山裝點成美麗繽紛的花海。而步行在古木參天的林蔭道上,除吸取森林芬多精外,還可聆聽畫眉科、鶯科、山雀科與鶇科等鳥類優美鳴聲(阿里山為台灣十大最佳賞鳥地點之一,屬於中海拔鳥類區)。甚至區內原先已遭砍伐的千年老樹,其留下來的半截枯木樹根造型,亦值得賞玩。姐妹潭等景點當然更不容錯過。

阿里山森林鐵路為世界上著名的登山鐵路之一。全線自海拔30公尺的嘉義,一路爬升至 2,216公尺高的阿里山,全程經過49個隧道、77座橋,沿途可欣賞熱、暖、溫等不同森林帶之植物種類變化與美麗的山脈、溪谷。當火車以推進方式運轉至獨立山時,為遷就急峻的山形,則須以螺旋型環繞獨立山三周(約五公里長、兩百公尺高)而至山頂。當迴旋上山時,在車上可三度看到忽左忽右的樟腦寮車站仍在山下,然後鐵道再以8字型方式離開獨立山。而自屏遮那站到第一分道後,鐵路呈 z字型曲折前進,經過三個分道時,火車時而往前拖、時而在後推,終抵阿里山,故有「阿里山火車碰壁之稱」。

民國七十五(一九八六)年,由國人自行開闢的祝山支線通車,以阿里山新站為起點,蜿延於海拔2,216-2,451公尺的高山間,經十字分道轉對高岳至祝山,此為國人自建的第一條高山鐵路,專供祝山觀日行。

白木林為石猴遊憩區之奇觀,在森林大火後,矮小的植物被燒光,僅剩高大的松、杉類枯幹,這些火燒木經過風吹日曬、雨淋霜打,表皮轉白,成了醒目之景觀。安排一小時的健行覽勝,看看遊憩區內古早味的樟腦寮、筍灶與木炭窯,經由解說牌可了解其製造過程。至於聆風亭、望鄉亭與棲霞亭等涼亭,則是聆聽松濤或遠眺草嶺風光之好地點。此外,「台灣一葉蘭展示區」展示了台灣珍貴稀有野生蘭的生態史;一葉蘭以阿里山為生長區,每年二至四月開花,因花下僅長一片葉而得名。

交通
國光客運:
台北─阿里山(需預約):每週五、六晚上8:45自台北發車,隔一日下午12:30自阿里山發車,行車時間約六小時,來回全票NT$1000,詳洽國光台北西站02-23119893,或阿里山站05-2679903。
嘉義縣公車 至阿里山 嘉義→阿里山 7:10,9:10,11:10,13:10,15:10; 阿里山→嘉義 8:30,10:00,12:00,14:00,15:40 行車時間約兩小時又三十分,單程NT$182,詳洽(05)2679922
阿里山森林火車: 嘉義-阿里山線 :非假日9:00 (機動行駛) 、13:30,假日加開8:00,此班次不對號入座 阿里山-嘉義北門站(非假日13:18、13:40(機動行駛),假日加開12:35) 車程約三小時三十分,單程全票NT$399,半票NT$200,來回票85折優惠 車票需預訂(乘車日前二個月)詳洽嘉義北門站(05)2768094
阿里山各支線票價:

1. 祝山線 :單程全票NT$100,半票NT$50 ※ 例假日前一天預售翌日車票或於晚上六時至八時在阿里山旅客服務中心辦理預售票。

2. 神木線 :單程全票NT$50,半票NT$25 不定期行駛(遊客20人以上即可開駛班車)。

3. 眠月線 :因地震後已封閉,迄未開通,詳洽阿里山森林遊樂區。

自行開車: 阿里山地區主要入口道路為台18號公路,沿該公路而上,在36Km的龍美右轉嘉129可至山美、新美、及茶山,在50Km石桌右轉縣169可至達邦、特富野、里佳,左轉縣169可至奮起湖、瑞里、瑞峰、太和,再接嘉155可至來吉、豐山。此外,本區其他入口有由南方台3線經茶山的入口、由北方縣162甲經梅山的入口、及由東方台21線(新中橫)方向經玉山國家公園塔塔加的入口。

班級:觀光四甲
姓名:林慧怡
學號:1093411011



休閒漁業 南縣區漁會漁業概況及展望 羅雅綾4/29



課程名稱:休閒漁業
班級:觀休系觀光三甲
姓名:羅雅綾
學號:1094411014E-MAIL:ferret1312@yahoo.com.tw



南縣區漁會漁業概況及展望
ㄧ、漁業概況 
因轄屬區域遼闊,漁業類別涵蓋近海、沿岸捕魚業及淺海、鹹水魚塭、淡水魚塭養殖業等。

一、近海、沿岸捕魚業
現有漁船35艘、漁筏888艘,以從事拖網、流刺網烏魚網及定置網為主、漁獲有鯧魚、鮸

魚、 鰆魚、烏魚、午仔魚、帶魚、石斑等高級魚類及蝦類、沿海雜魚等。

二、淺海養殖業

養殖面積約3,000餘公頃,以養殖牡蠣、文蛤為主。

三、鹹水養殖業
養殖面積約7,000餘公頃,以養殖虱目魚、草蝦、石斑魚、花跳魚、赤翅、烏魚、紅蟳等為

主;尤其傳統淺坪鹹水虱目魚是本省的主要產地與花跳魚並稱為本縣的代表性漁產。

四、淡水養殖業
養殖面積約6,000餘公頃,養殖有虱目魚、吳郭魚、草魚、鯉魚、鰻魚、烏魚……等。






▲南縣區漁會的魚產加工品。 ▲七股潟湖插架養殖牡蠣。




二、經營困境與展望 

近年來沿、近海漁業因漁場枯竭,漁獲每況愈下,養殖漁業因養殖技術的提升,單位面積產量大增,加上我國加入WTO後受外來魚貨的衝擊,魚價大跌傳統養殖業已無利可圖,漁業及漁會已屆經營之瓶頸。

政府實施週休二日後,國人提高生活品質、注重休閒生活已為必然之趨勢,本會順應潮流積極輔導傳統養殖漁業轉型,朝多元化經營,已先後輔導設立北門鄉海濤園、漁發休閒漁村及七股鄉溪南春渡假休閒漁村;政府於北門鄉、將軍鄉、七股鄉沿岸的中心地帶興建的將軍漁港,已於九十年完工啟用並交由本會經營,每至假日及魚貨拍賣時段往往吸引一批批的觀光人潮,期待政府早日規劃完成週邊設施,設立觀光魚市及魚貨直銷中心,使本縣的沿海景點藉漁鄉連成風景線,讓遊客就地品嚐新鮮美味的海產,進而購買漁產品回家,藉觀光人潮帶動銷售,繁榮漁村,創造台南縣漁業的第二春。


溪南村-休閒度假漁村
該渡假漁村之設置,即寄望融合地方產業特色、文化生活、人文特質等資源,發展優質的生態旅遊及漁村生活體驗。業者以「採購不經市場、消費不經冰箱」為其經營理念。




▼將軍漁港魚貨拍賣場。











休閒漁業---旗艦物種2008/04/08

珍貴自然資源 布袋鱟魚
台灣西部沿海日漸消聲匿跡的2億年古生物「鱟」,經中研院復育團隊研究發現,
布袋沿岸一帶發現的鱟魚, 其基因結構與金門、澎湖一帶略有差異
初步判定為特有種,昨正式著手進行產卵場圍網,以自然誘育方式繁殖,維持族系完整性。
有活化石美譽之稱的鱟,因生態破壞及各種人為建設,使得這種已存活2億多年的長命物種,
在台灣成為罕見動物,也正式被嘉義縣列入「旗艦物種」,推動相關保育計畫。
「鱟」已是台灣溼地保育的重要旗艦物種,也是生態環境維護的指標,嘉義縣府和保育團體,
所組成的「嘉義三棘鱟保育及復育工作團隊」,在布袋沿海正進行鱟的棲息環境復育工作,
目前已發現5隻成鱟、30幾隻稚鱟,並進行成鱟產卵場圍網措施。
經過專業基因採樣比對,研究團隊發現布袋鱟的基金組合與金門、澎湖,甚至大陸廈門一帶略有不同,屬於在地特有種,於是陳章波決定捨棄傳統引進外來種復育法,採就地品種自然繁殖,希望能培育出本土特有的「三棘鱟」品種...。
嘉義縣政府以「拼觀光」為施政主軸,幾年來不遺餘力推行生態環境保育工作,逐步建立民眾正確的保育觀念,避免不當破壞行為,裨益生態旅遊業的發展,地方也配合成立了「布袋鱟復育團隊」來推展「鱟」的保育工作。
布袋鱟復育團隊目前正進行野外誘引復育,已有3隻公「鱟」,尚缺母「鱟」,消息經散播出去之後,東石鄉樺榮餐廳老板許華傑,將日前購得的1隻母「鱟」贈與復育團隊進行復育,成為地方共同致力於布袋鱟保、復育工作,維護珍貴自然資源。



交通資訊:
開車族:
西濱:台17縣行至新厝仔循指標前往中山高:水上交流道下→往朴子方向168縣→再接161縣→循指標前往即可到達
東西快速道路:於太保下→往朴子方向168縣→再接161縣→循指標前往即可到達
大眾交通工具:
客運路線:嘉義火車站→搭乘布袋線於布袋加油站下車→步行5分鐘即可抵達
公車路線:嘉義火車站→搭乘布袋線於布袋加油站下車→步行5分鐘即可抵達

資料來源:http://bbs.moninet.com.tw/board/post.cgi?action=replyquote&forum=198&topic=317&postno=15&block=15lyquote&forum=198&topic=317&postno=15&block=15lyquote&forum=198&topic=317&postno=15&block=15



班級:觀四甲
姓名:林慧怡
學號:1093411011
E-
MAIL:carefree_youandme@yahoo.com.tw

休閒漁業---台灣漁業未來的發展趨勢

台灣漁業發展

漁業是台灣重要的初級產業,農產量是在近年來超過136萬公噸,總產值將近新台幣1,000億元,目前國內從事漁業生產工作的人口,有30萬人左右,近年來政府積極推動國際漁業合作,參與國際漁業組織,使遠洋漁業持續發展,在沿近海漁業方面,則更加強資源管理,此外,更積極的輔導漁民,從事休閒漁業已提高漁民收入,增進漁民福祉,期盼在新世紀對漁業奠定良好基礎。

【往未來踏出下一步】

不管從食物的供應、休閒活動場所的提供,或社會經濟的維持等方面來看,「漁業」是我們不可或缺的重要產業。未來的漁業發展與規劃,不僅要顧及生產與消費兩方面,同時更應該注重對社會、文化與環境的影響。因此未來漁業發展,將由國際、鄉土、海洋、漁業等多方面來考量,來提昇漁業的水準,期望台灣漁業在新世紀各項目標均能一一實現。
沿近海漁業
確保沿、近海漁業資源的合理與永續利用,並且規劃漁港及漁業資源多元化的經營,以提供國人從事海上休閒漁業活動、享受生鮮水產品的地方,同時為漁村經濟注入新的活力,以提高漁村生活環境品質,展現漁村新風貌。

遠洋漁業
配合對外漁業合作,維持符合國際公約規範的現代化船隊,積極配合世界各重要漁場,生產魚貨以外銷為主,並兼顧國內大眾的消費需求;並善盡國際漁業責任,同時與沿海國家共同合作,在國際漁業舞台上扮演積極的角色。

養殖漁業
重視環境生態保育,提供消費者高品質、有品牌的水產品,並規劃觀光休閒與體驗漁業的親子教育遊憩場所。此外,建立完整的組織體系、資訊網及行銷網,使養殖漁業邁入國際化、企業化之經營時代。

漁產運銷
配合水產業發展,建立優質漁產品牌,凸顯我們的漁產品新鮮、衛生、安全、營養、多樣化之特色,成為「方便處理,易於調理」的產品。拓展漁產品透過網路行銷,讓世界各地都可以知道台灣的水產品。

施政願景
維持現代化遠洋漁船船隊、促進沿近海漁業資源永續利用、發展養殖漁業為具有競爭力之企業化產業,在「生產、生活、生態﹞三生一體的政策目標下,實現「永續漁業、富麗漁村、活力漁民」邁向「海洋台灣」的願景。










課程名稱:休閒漁業
班 級:休閒三甲
學 號:1094404039
姓 名:陳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