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gdQxWPPrTeoS_PylAac0hjGc8O200MHBJ5VBnNzhdS1eSeJxCs2oBjca4GUrUXXx6uJOplR8pFo4snvx1CDUoErzoaQGCiEC1VzRb4q31zWzHhPv3XNrf2wTabYE77CjGNNvC0yd8yc0g/s400/g6_1_31.gif)
交通便捷 遊客增多近年由於臺北捷運淡水線啟用營運後,來到淡水的遊客越來越多,為了提供遊客更好的環境及推廣漁業文化,臺北縣淡水區漁會申請勞委會「多元就業開發方案」,將休閒漁業與淡水文化做整體規劃,且針對漁業文化相關產品進行開發、漁業DIY活動推廣,積極朝向漁業文化方面發展,希望提升淡水休閒漁業競爭力。 推廣漁業休閒計畫 臺北縣淡水漁會專案經理人黃品諺表示,淡水休閒漁業是以漁人碼頭為主,包含淡水漁人碼頭http://tw.youtube.com/watch?v=8NRwLVUzOp0港區、遊客服務中心與淡水漁藏農漁產品推廣中心,並結合淡水、八里、三芝等鄉鎮的人文與漁業觀光資源,做整體路線規劃。黃品諺進一步說明,為了讓來到淡水遊玩的民眾更進一步了解漁業文化,淡水區漁會積極推廣漁業休閒活動。漁會申請「多元就業開發方案」聘用當地二度就業、中高年齡的多元工作人員,希望透過導覽、餐飲等培訓課程,讓當地民眾習得一技之長,加入漁會推廣休閒漁業活動的行列。臺北縣淡水漁會計畫負責人蕭堯仁亦表示,透過導覽淡水文史的課程,工作同仁對淡水歷史人文有更深的了解。在帶團解說時,可將所學的內容跟民眾分享。「不過,真正到了要帶團解說的時候,有些人還是很害羞。現在,他們都一一克服,每次都可以從他們精采的解說內容與旅客的互動中,見到他們的進步。」蕭堯仁說,看見他們的努力進步,就代表著漁會也正在成長。蕭堯仁解釋,培訓過程中也有工作人員不適任,經過一段磨合期,彼此認識熟悉後,將對的人才放在對的位置。如此,才能讓每個人都能發揮自己的專長。
![](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gA0HFVNhC9uujBicN2q2DXylyEIfdmGDqSgqfkHidGfmHGr3eZBBkQzBADoE82WMSiuZ5ldZGsyTdVavzzSm0g1heIbJCisQQ4E03ZedjFBZn9tVSeKS9YHA5GOyJzTA8VnDu4qd-3eMU/s400/2409_a.jpg)
漁業DIY活動 遊客滿載而歸淡水自古就是個「漁藏豐富」的小鎮,「淡水漁藏」正是取其「豐富」的意涵。從漁藏窗戶向外望去,就是一片廣大的淡水河,遙望對岸的觀音山,美麗景色,令人心曠神怡。在淡水漁藏負責咖啡沖調的是多元留用人員何素月,由於擁有強烈的學習心,在經過一段沖調咖啡的學習下,泡得一手好咖啡,現在負責沖泡咖啡的工作。喜歡喝卡布奇諾的何素月很喜歡淡水夜晚的景色,「尤其晚上涼風陣陣,抬頭一望就看見情人橋美麗的身影,那幅美麗的畫面實在令人印象深刻。」問她喜歡漁人碼頭哪個景點,她說「每個都各有特色,只要是跟親朋好友一起來遊玩,哪個景點都好玩。」外號「勾勾」的多元工作人員勾繼賢是漁會新進的人員。平日在家即有泡咖啡習慣的她,在淡水漁藏工作她感到非常快樂,「可以了解泡咖啡作業程序,又可以跟客人聊天分享淡水旅程心得,感覺棒極了!」健談的王美琴和潘秀英也是「多元就業開發方案」進用人員,負責淡水遊客服務中心,她們詳細地為遊客介紹淡水漁人碼頭附近的景點,建議民眾旅遊的行程。喜歡接觸人群的王美琴過去曾在服務業工作,來到漁人碼頭遊客服務中心後並沒有不適應的地方,且想到可以為遊客帶團解說就很開心,「將美好的事物介紹給別人是件很幸福的事情。」漁會還推出DIY活動,讓民眾來到淡水有得吃又有得玩,滿載而歸。魚丸DIY是漁會目前推出的漁業活動,許多民眾對於淡水魚丸聲名遠播感到相當好奇,常有慕名而來的旅客,「可以親自動手做魚丸,
![](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iMkRERGNWOToIni8QYcswhzixU3uYxlpaEEdlQsr6Q__elSKX5G5__Ofu9lqyd0x-D1jWFXiayDUmUz65FxDWQxJK53nzgcZ2hWTmwPq34eujxtPV13QRE2_e8RefiohJsPDrTeqV9Xio/s200/2409_20.jpg)
體驗行程 深度旅遊為了讓遊客深刻體會海洋之旅,體驗行程內容中有項特別的活動,那就是「牽罟」。黃品諺解釋,在早期漁村缺乏大型動力的年代,牽罟是傳統討海人的捕魚方式,利用長長的罟網灑向大海,將魚群包圍。在罟網的兩端繫上粗麻繩,岸邊的居民利用兩端粗麻繩像似與海拔河一樣,合力將重達百餘公斤的罟網拉上岸來。在過去,牽罟是一件全村上下都關心的活動,每個人動員來到海邊進行漁撈作業,只要是出一份力氣的就能分得漁獲物,固有俗諺「牽罟倚繩就分錢」、「牽罟有人有份,大肚仔分雙份。」黃品諺表示,每一趟半日或全天的體驗行結束後,漁會都會對遊客對當日活動內容、地點及導覽服務等做問卷調查,希望藉由遊客親身體驗給予真切的建議,讓漁會有改善的空間,將活動內容規劃的更為豐富、精采。除了牽罟之外,耙文蛤也是項特別的體驗。捕撈文蛤的工具是個大大的釘耙,在漲退潮的時候,來到產文蛤的地方,利用釘耙與潮水逆向的方向,將文蛤掃落於耙中。
漫步淡水景色淡水區漁會座落在漁人碼頭附近,周遭有許多美麗景點及漁人碼
![](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je6kGy-SN32qRXMY0ohC8F5kbvv5sdZH54L24qxbBwP7rHmgLnRpaVvF_7-9Hh1ZCEBxyFrYV9toyBTwbq7Ce1awNHulI0UOz_G8lrBITkeez0WBDty4R8jSfPztHjgLmC6D1oKcOWxpU/s200/untitled.bmp)
產業結盟 異業合作為了將淡水休閒漁業發展的更完備,黃品諺表示,未來漁會會針對休閒漁業內容架設網站,隨時提供民眾最新資訊。此外,他們希望透過垂直整合與水平拓展,將漁業與鄰近淡水的休閒農業、鄉土人文相互結盟,充分整合淡水區產業資源,積極發展淡水休閒觀光產業,提升漁業競爭力。在觀光休閒事業蓬勃發展的潮流中,如何使觀光休閒漁業在競爭的觀光休閒巿場中佔有一席之地,是淡水區漁會未來努力的目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