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埃及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西元前3200年出現奴隸制的統一國家,當時國王稱法老。公元前525年為波斯人征服,成為波斯帝國的一個行省。公元前332年左右,希臘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打敗波斯人,建立了希臘—馬其頓人的統治。公元前30年羅馬執政屋大維出兵侵入埃及,從此羅馬統治達600餘年,使埃及成為當時主要的基督教國家之一。公元640年阿拉伯人侵入,在埃及推行「阿拉伯化」。1517年被土耳其人征服,成為奧斯曼帝國的行省。1798—1801年,法國拿破侖入侵並統治3年。1882年英國軍隊佔領埃及。埃及名義上仍屬奧斯曼帝國版圖,實際上成為英殖民地。1914年,英取消奧斯曼帝國對埃的宗主權,宣佈埃為英的「保護國」。迫於埃及民族運動的壓力,1922年2月28日,英被迫承認埃及為獨立國家,但保留對國防、外交、少數民族等問題的處置權。直到1956年英國軍隊撤出蘇伊士運河區。1952年7月23日,以納賽爾為首的「自由軍官組織」推翻了法魯克王朝,成立「革命指導委員會」,掌握國家政權。
1953年6月18日,埃廢除君主制,宣佈成立埃及共和國,穆罕默德·納吉布出任第一任總統兼總理。1954年11月納賽爾取代納吉布任總統。1956年納賽爾宣佈把蘇伊士運河收歸國有,並挫敗英、法、以聯合軍事干預。1958年2月,埃同敘利亞聯合成立阿拉伯聯合共和國。1961年9月,敘利亞政變後脫離阿聯。1970年納賽爾病逝,薩達特繼任總統。1971年9月1日埃及改名為阿拉伯埃及共和國。1981年10月6日薩達特總統遇刺逝世後, 穆巴拉克 當選總統。
特色地點介紹:
開羅

埃及博物館

埃及博物館座落在開羅市中心的解放廣場,1902年建成開館,是世界上最著名、規模最大的古埃及文物博物館。 埃及博物館收藏了5000年前古埃及法老時代至公元六世紀的歷史文物25萬件,其中大多數展品年代超過3000年。博物館分為二層,展品按年代順序分別陳列在幾十間展室中。該館中的許多文物,如巨大的法老王石像、純金製作的宮廷御用珍品,大量的木乃伊、及重242磅的圖坦卡蒙純金面具和棺槨,其做工之精細令人讚歎。博物館最著名的展品是圖坦阿蒙墓出土的珍寶,包括人形金棺、金樽室、金御座、王后金冠及其他王室用具。圖坦阿蒙金棺是用450磅純金製成,是人類歷史上最精緻、最偉大的金製品。
胡夫王金字塔 Great Pyramid

埃及向來以金字塔聞名於世,大大小小金字塔加起來約95座,大部分座落於吉薩西緣的沙漠高原地帶,於是又統稱為吉薩金字塔(Giza),現在已列入全世界七大奇觀之一。 吉薩金字塔群中以古夫金字塔最大(Khufu),大到真是令人瞠目結舌。古夫金字塔塔高146公尺,相當於一座數十層樓高的摩天大樓,塔基每面寬230公尺,繞塔一圈約一公里,面積高達5公頃,體積有250萬立方公尺,估計至少可容納全世界前五大教堂。金字塔外觀壯觀宏偉,氣勢磅礡。
獅身人面

阿布辛貝勒神殿

尼羅河

路克索

亞斯旺

亞斯旺(Aswan)位於尼羅河東岸,地處埃及和蘇丹的邊界,亞斯旺南郊是第一瀑布(First Cataract),也是尼羅河水路運輸的終點站,所有貨物必須在此卸貨,轉換為陸路運輸工具再運送到內陸,因為這個緣故,亞斯旺成為通商貨物集散地,為商貿重鎮。往亞斯旺南部內陸,這裡輪船已無法駛入,沒有了尼羅河的滋潤,呈現的是一片蕭條的沙漠,後來在二十世紀引用英國技術,建立了高壩 (High Dam), 和人工湖-納瑟湖 (Lake Nasser),不致使沙漠景觀過份單調。
盧克索神廟

孟農巨像
孟農巨像矗立於尼羅河西岸和國王谷之間原野上的兩座岩石巨像。原來是「阿敏何特普三世」法老神殿前的雕像,但神殿本身已無蹤影。另外孟農巨像高20公尺,風化嚴重,面部已不可辨識。座像是由新王國時代鼎盛期的阿蒙荷太普三世建造的。坐像身後,原來是他的葬祭殿,但後來的法老拆了這座建築,並把他做為自己的建築物的石料。到了托勒密王朝時代,建築物已經完全被破壞了。
國王谷

王后谷
位於岩石山西方,有集中的王妃墓,墓的規模雖不及國王墓,但內部壁畫與國王墓完全不同,表現得自由奔放,反
映了當時埃及人的生活習俗。
課程:主題旅遊設計
班級:休閒四甲
姓名:蘇佑芸
學號:1093404046
E-mail:linda55559@yahoo.com.tw
班級:休閒四甲
姓名:蘇佑芸
學號:1093404046
E-mail:linda55559@yahoo.com.tw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