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1日 星期日

休閒漁業趨勢發展-養殖漁業


課程內容: 休閒漁業
班級: 觀光四甲
學號: 1093411036
姓名: 林幼懿
<養殖漁業>
近年來,遠洋漁船的作業漁場,因各國紛紛宣佈200浬經濟海域而備受侷限,近海漁業的資源也受囿於工業廢水等污染問題,導致漁業的經營日益困難,因此,世界各國莫不汲汲於養殖事業之發展。然而,台灣養殖漁業這幾年也因病害問題及環保意識的高漲而舉步維艱,何況台灣在加入WTO後,水產品勢必面臨國外市場之強烈競爭壓力。養殖業面對這些危機,如何研擬具體有效的因應措施,以突破難關、化解困境,仍係漁業產、官、學各界當前應該共同省思的方向與急待解決的首要課題。


發展水產養殖就許多層面而言,具有下述重要的意義:

(一)在資源再生方面-由於海洋資源的枯竭,以及200海浬經濟海域的限制,發展水產養殖便成為資源再生的有效途徑。   

(二)在生態保育方面-應用保種、選種、育種等養殖科技,為生態保育工作的不二法門。   (三)在糧食供應方面-除可提供國人最物美而又價廉的動物性蛋白源外,另可提高我們糧食的自給率。   

(四)在土地利用方面-一則可發揮沿海低產土地旳經濟效用,另則可促進農業資源的合理分配。   (五)在經濟發展方面-首先可以繁榮農村經濟,其次可以帶動週邊產業如:飼料、養殖機械及運輸業等之發展,進一步能夠平衡國際間貿易的逆差。   

(六)在農村社會方面-不但可以促進農村社會之安定,提高農民生活水準,更可以繁榮農村經濟。   

(七)在科技外交方面-精湛的水產養殖技術,有利於技術援外工作的推展,從而提升國際地位,為實質外交另闢一條嶄新的路。


現階對台灣養殖發展所面臨的問題:

(一)水土資源不當利用,養殖管理難以步上軌道,造成養殖產業發展的脫序現象 。

(二)病害問題尚未解決,影響產業的正常發展

(三)養殖經營成本不斷提升,導致養殖收益下滑,產業發展從而受阻

(四)養殖產業對生態環境與沿岸資源造成相當大的衝擊與破壞

(五)國內市場受侷限,國外市場競爭激烈

(六)養殖產銷失調且銷售管道不通暢,魚價波動起伏俱烈導致魚賤傷漁的不良後果

(七)養殖環境丕變,產業嚴重外移


我們的社會正面臨轉型期,不可諱言的,工商業已成為發展的重心,而原有農業經濟卻逐步式微了。然而,無論時代如何變遷,科技如何發達,「民以食為天」依然是亙古不變的定律,而農、林、漁、牧仍舊為立國的根本。工業固然重要,但農、漁業亦不容忽視,彼此之間非但不衝突,反而更要相互配合,相輔相成。過去長久以來,我們的農、漁業孕育了工業的成長與發展,如今正需要工業來保護甚或回饋農、漁業,以促使我儘早邁入現代化與國際化國家之林。如政府能在養殖漁業政策、科技、產銷及保育上有效落實前述各項因應措施,則斯業勃興指日可待,既有助於解決加入WTO後的養殖困境,復有利於養殖事業的永續發展。   以台灣優良之天然條件,漁業尤其是水產養殖業仍具發展潛力,相信在水產界各行各業共同合作努力下,並配合現有之基礎,必能突破逆境、開創新局,達到生產、生態與生活等"三生"的宗旨。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