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農委會將運用行政院離島建設基金經費約新台幣1.5億元,推動離島農業發展計畫,期盼帶動離島農業產業結構轉型,改善當地農漁民生活。部分離島地區天然環境特殊,農委會將針對當地環境,將生產、生活與生態資源結合,配合休閒農漁業發展,加強輔導離島縣市政府推動農業建設計畫。重點包括離島安全農業與特殊產業輔導、離島生態保育及環境維護二項。
農委會表示,在輔導離島安全農業與特殊產業方面,將配合農漁牧業轉型休閒農業及發展觀光,加強輔導當地特色農產品產銷,並推動離島有機農業及產銷履歷,促進產業轉型,增加農民收益。舉凡對於金門傳統石蚵與高粱酒糟優質牛肉、澎湖花生與風茹草、琉球芒果等離島特色農特產品,將加強加工與產銷輔導,希望建立品牌特色。
至於離島生態保育及環境維護方面,農委會將加強離島休閒漁業發展、漁業資源與生態環境調查監測、原生種魚介類復育等計畫,包括加強金門鱟魚巡護觀測、澎湖珊瑚礁生態復育、馬祖露脊鼠海豚研究保育、蘭嶼海鄉計畫等。
地區文史工作者林金榮下「海」了!為了調查地區傳統漁業,一襲唐衫、一具相機的林金榮,跑遍金門的漁村、海濱,花了十個月的時間,寫就「金門傳統漁業調查研究」,向世人證明,金門不僅深富文化涵養,而且,漁業歷史也有其豐厚的一頁。
「三山六海一分田」,林金榮說,這就是金門傳統的經濟型態。島內土壤物產貧瘠,居民謀生不易,清朝編寫「金門志」的林焜熿曾說:「夫浯、烈皆海中地,飛沙走石,耕種不足糊口」,因為四面環海,以海為田,成了金門島民不得不然的選擇。不過,金門漁民素循古法,僅以舊式紗苧類之網罟釣索為主,技術保守,因此漁獲量少。自一九五五年起,經漁會逐年引進,漸知新式漁具,但因軍事管制,海洋漁業無法拓展,又受大陸沿海船隻越界撈捕,或用非法手段毒魚、炸魚,漁業生態遭受破壞,漁民人口大量流失,傳統漁業僅存於少數漁民的副業中。
林金榮也呼籲,海岸開發應重視漁業文化遺址的保存,他表示,解除戰地政務之後,地區的海岸開發面積逐年增加,過去,大小金門都曾陸續發現幾個傳統漁業的文化遺址,但都未能妥善處理,這些曾是先民漁鹽作業的場址,是歷史人文風貌的文化資產,不應任其破壞消失。
林金榮也發現,雖然近年來地區舉辦不少以休閒漁業為主題的推廣活動,但內容偏屬靜態展示,美食品嚐、園遊會等,雷同性太高,若能以個別傳統漁村的人文生態導入深入之旅,必能營造富麗漁村的新文化形象。
林金榮也提出建議,立即可行的計有:研議編印金門傳統漁具漁法調查研究書籍,保存漁業文化資產;為保存傳統漁業社會中的民間文化,包括生活習俗、宗教信仰、各種諺語、故事、口述歷史等資料收集研究計畫,應及早實施;長期舉辦年老漁民口述歷史座談會,傳承傳統漁業文化;將金門傳統漁業文化納入生態旅遊及觀光導覽的項目之一,讓海洋生態的經營有永續發展的保存觀念與作法。
中長期言,可陸續推動的作為有:逐年編列預算,徵集購置傳統漁業相關文物,豐富金門文化內涵;籌設「金門漁業文化館」,展現金門傳統地方漁業特色;妥善規劃利用金門沿岸環境,為將來漁業留下發展空間。
Youtube:http://tw.youtube.com/watch?v=HHr5AkCvdc4
http://tw.youtube.com/watch?v=g33bSyz_hn8&feature=relate
文獻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wansfun/articlemid=278&prev=279&next=276&l=f&fid=25
農委會 神農廣播電台2007.3.20
記者陳榮昌/專訪報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