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4月15日 星期二

休閒漁業~澎湖潮間帶2008.4.15

班級:觀光四甲
姓名:楊筱茹
學號: 1093411067
信箱:tears0203@yahoo.com.tw

潮間帶的定義
潮間帶是指地球上海陸交界的地帶,是高低潮線間的海域;一般可依底質的不同,將澎湖的潮間帶分為沙灘、泥灘、岩礁、礫石、珊瑚淺坪、混合型底質等類型的潮間帶。另在潮間帶上方,海浪飛沫可以到達的海岸稱為潮上帶或飛沫帶;而在潮朝間帶下方向海延伸約30公尺的地帶,稱為亞潮帶或潮下帶。潮間帶依距海的遠近通常還可以分為高潮帶、中潮帶、低潮帶。

潮間帶的環境特性
澎湖潮間帶每天受到不同程度潮汐的漲退、波浪的沖刷或暴露在空氣中,形成週期性乾、濕環境的轉換,所以居住在這兒的生物必需適應一天當中不同的濕度、溫度、體內水分的平衡和鹽度等的變化。

潮間帶生物適應逆境的方法
1.海浪沖擊潮間帶生物為避免被海浪沖走,有的具有特殊的構造,如固著器、吸盤等將身體固著在基質上,如籐壺、牡蠣,貝類等。移動性的生物則多採取習性上的適應,如螃蟹多躲入岩石縫隙中、玉黍螺移居到較高的位置、海膽躲入自己挖的洞中。

2.水分喪失由於潮汐高低的變化,潮間帶生物在一天中必須能夠忍受一段時間是非常乾燥的 狀況。生長在高潮帶的藻類,能忍受60-90%的水分喪失,此時植物變的乾而易碎,但潮水來時,又恢復鮮嫩多汁。移動性的動物通常躲到岩石下或藏在海藻中來減少水分的散失。如藤壺緊閉蓋口,海螺則以口蓋住殼口。

3.溫度變化低潮時在太陽照耀下,暴露於空氣中的地方溫度會急遽上升,潮池中的水溫因無法與大 海充分交換甚至可能到達30~40 ℃ 以上。潮間帶的生物為避免體溫驟變,則發展出夜行性,或以減少與基質的接觸面的方法減少吸收熱量,也有生物身體外面增加刻紋、淡色、發散水氣來散熱。
4.鹽度變動潮間帶鹽度的改變,與天氣的關係密切,大雨會使退潮後的潮間帶鹽度降低很多,夏天的高蒸發量會使潮間帶的鹽度提高。大多數的潮間帶生物對於鹽分的變化缺乏有效的適應方法,掘穴而居或緊閉外殼是較有效的方法。


澎湖潮間帶常見的生物
1.礁岩礫石區礁岩區的生物其抗旱性、附著力相當強。常見的生物有:礁膜、紫菜、藤壺、螺類、牡蠣等;礫石區的生物則較單調

2.潮池集水區潮池的面積、深淺不一,一般愈接近低潮線其生物相愈豐富,生機愈旺盛。常見的生物有:石蓴、寄居蟹、短槳蟹、海參、海膽、螺類、稚魚、鰕虎、蛇尾等。










3.泥沙交混區一般而言,沙岸的生存環境是較差的。常見的生物有:線葉二藥藻、卵葉鹽藻、槍蝦、海筆、環節動物、海星、沙蟹、鱟、二枚貝、蟹守螺、海蜷、適應沙地環境生活的魚類。

4.珊瑚淺坪區珊瑚是澎湖海域最重要的生物資源,孕育了魚、蝦、貝、蟹等眾多生物,是澎湖海洋生態的最大特色。珊瑚淺坪區所出現的生物數量眾多,常見的生物有:珊瑚、章魚、大指蝦蛄、光手滑面蟹、紅鬍魁蛤、黑石蟶、澎湖裸胸鯙、石斑等。











澎湖潮間帶:http://tw.youtube.com/watch?v=AR3k0yBWpPw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