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3月12日 星期三

觀光遊憩資源實務吉貝東方龍馬石敢當2008.03.13










指導老師:徐瓊信老師
姓名:劉姿君
班級:觀光休閒系 休三乙
學號:1094404076


景點:吉貝東方龍馬石敢當
位置:吉貝島碼頭區
參觀時間:24小時
屬性:信仰古物
介紹:




  • 石敢當信仰類似金門風獅爺,負有保境安民的功能,澎湖石敢當造型多為石碑或竹符,吉貝島上則有著兩個特殊造型的石敢當:一個為缽的形貌,另一個為木魚形狀的石敢當,分別立於碼頭東、西方位。

東方龍馬




  • 這兩座石敢當成為吉貝人文景觀,輔以觀音寺的「暮鼓」與「晨鐘」,成為吉貝另類觀光特色。兩座造型奇異的石敢當典故與吉貝觀音寺有密切關連。吉貝耆老表示吉貝能有今天的繁榮發展,全拜東鐘、西殼所賜,東方龍馬壯山河、西境海雲飛日月的聯句象徵這兩座石敢當對吉貝人的精神意義。


西殼



  • 百年前吉貝東方海面出現萬丈紅光,光彩耀眼,村民當時聯想到是否海面上出現寶藏,全島居民駕著漁船出海察看,結果在海面上發現一尊觀音佛祖金身,後來村民將之供奉於武聖廟內奉祀,募款興建廟宇祀奉,名為觀音寺。此後不僅吉貝合境平安、村民的生活也日益改善。某日觀音佛祖於夢中托夢村內耆老,指示為加速當地的繁榮景象,必須在村內東方興建一座像石塔,以鐘為標誌,西方興建一座以「殼」為標誌,同時書上東方龍馬壯山河及西境海雲飛日月,弘揚吉貝精神。



  • 東方龍馬壯山河,西境海雲飛日月,吉貝兩座以木魚及缽為造型的石敢當聳立在吉貝港區,號稱吉貝鎮島之寶,為觀音菩薩托夢吉貝先民打造,以保境安民之用。
資料來源:沿著菊島旅行

相關傳說:



吉貝嶼東鐘、西殼的一段神奇傳說
  著名的澎湖旅遊觀光景點白沙吉貝離島信仰中心觀音寺,主祀觀音佛祖,至今已有一百多年歷史,其獨特的建築造型,常引來觀光客駐足留影,而矗立在吉員村的東鐘、西殼,奇怪的方位安置與建築,則是獵影的最佳景點,但鮮少有人知曉這象徵當地人文特色的暮鼓、晨鐘標誌,也有一段神奇的傳說,吉貝嶼能有今天的繁榮,據當地居民流傳的說法是,全拜安置東鐘、西殼所賜,因此才有東方龍馬壯山河、西境海雲飛日月象徵精神標誌留存至今。
  位於白沙島北方的吉貝島,島上地勢平坦,耕地廣大,光復後由於政府的積極獎勵及輔導,農漁業長足的發展,曾有「小美國」之稱號,相傳一百多年前,吉貝島民偶見東方海面出現一片萬丈紅光,十分燦爛,懷疑海中出現寶物,引起全島居民駕著漁船競相趕赴現場查看,僅在海面上發現一尊慈面的觀音佛祖金身,隨即在村民開會決議後,將之供奉於武聖廟內奉祀,隨後即在地方士紳呂軒、謝如兩倡議下而捐款興建,名為觀音寺。
  該亭曾於清光緒十四年及民國三十四年、三十九年重建,又於民國六十一年改造三仙門,寺後建一座小花園,左右抱兩廊,由於廟齡老舊,在民國七十九年再度重建,並於民國八十六年舉行落成典禮展現新貌。
  據當地居民說,自從供奉觀音佛祖後,村內經神靈庇佑,不僅合境平安、五榖豐收外,就是從事生產製造也日新月異,使得全村民眾生活更覺溫飽,一日,觀音佛祖神蹟再次顯現,於夢中指點村內耆老,指示為加速當地的繁榮景象,必須在村內東方興建一座象石塔,以鐘為標誌,並在西方興造一座以「榖」為標誌的建築物安鎮,同時書有東方龍馬壯山河及西境海雲飛日月,象徵吉貝觀光歷久不衰,也成為當地人的人文特色。
  觀音寺不僅為當地宗教信仰中心,同時亦在寺後建造一座小花園,左右抱兩廊,並於廟前創建二座暮鼓、晨鐘亭,以配合觀光旅遊勝地,供遊人觀賞。



資料來源:澎湖時報[2006/11/2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