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李佩姍
學號:1096420004
學號:1096420004
E-mail:rf22k@yahoo.com.tw
主題:未來發展策略
從傳統再出發,以地方發展為思考軸向的澎湖漁業振興
從歷史的漁業發展脈絡可知,澎湖的漁業資源不斷地被積極開發,與日本或是臺灣進行著不均等的經濟交換,而使得澎湖未能擺脫離島的邊陲依賴性格。是故,今後澎湖的總體發展方向即是要朝向永續發展、社區文化的嶄新歷程,而此種展現不僅是在觀光部門,亦更是在民生基礎產業——漁業——具體實現,以地方發展的角度來思考產業的發展。
未來國際間漁業部門的轉變趨勢必是逐漸擺脫「採集式」的漁業經營方式,而邁向優良漁業環境、高級技術、私部門資本、企業化經營、以及休閒遊憩相互整合的「資源管理型」漁業。而澎湖縣的漁業發展,在絕佳自然條件與先端實務技術的雄厚基礎之下,配合公私部門資本的引入,公部門政策的支持,以及關聯產業(包括,生產/消費/行銷等的整體工業藍圖)的適切掌握,可使得澎湖縣的漁業生產與結構有重新調整的契機,從傳統再出發,促成初級產業的轉型。
壹、周邊水域漁業資源的回復與合理利用,沿近海漁業生產結構的改變
一、以村里為單位經營漁場,重塑澎湖「漁村的文化」
(一)資源管理型漁業的推進
(二)推展社區化漁場管理制度
澎湖當地居民習於以海為生,經過長時間的發展而形成了以村為核心的漁撈活動空間配置。因此,社區村里與漁場之間素已有密切的關聯,故可輔導村里成立合作社申請專用漁業權,由村里自行管理漁場,以杜絕目前嚴重的毒炸魚事件。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此即是將公共財私有化,以解決外部性的問題。更積極的來說,可以先輔導試行於一示範漁村(如,湖西鄉北寮村)後,再逐步推廣於澎湖各地。
二、永續發展的栽培漁業
(一)實施栽培漁業以回復沿近海的漁業資源
1.以成立栽培漁業中心為首要的爭取目標,推動栽培漁業。
栽培漁業可分為「育種」與「造場」兩大項目。育種泛指魚介貝類之種苗的大量生產、中間育成、放流、漁場管理;造場則是指,投放人工魚礁等製造增殖場。而這許多的措施亟需有繁複的技術、評估、以及推行,因此,除了澎湖現有相關水產研究單位的積極配合外,亦應於澎湖裡青灣爭取設立栽培漁業中心以統籌執行,使高科技的漁業環境技術能夠於澎湖生根。
(二)發展澎湖縣海洋牧場
轉變澎湖歷史的漁業榨取因果,邁向永續經營且豐厚漁場資源的新型態漁業經營。
2.整合澎湖現有的水產研究單位,發展海洋牧場的相關技術。
海洋牧場是栽培漁業處於高度發展階段時的形態,而海洋牧場的實施除了須先策定基本的漁業發展方針外,其次則是選定海域、生物、技術,接著以既有的技術作概念設計,並進行初步的室內實驗,以評估其經濟效益,再確定其條件與基本設計,然後進行現場實驗,最後才能達到實用的目標。
從傳統再出發,以地方發展為思考軸向的澎湖漁業振興
從歷史的漁業發展脈絡可知,澎湖的漁業資源不斷地被積極開發,與日本或是臺灣進行著不均等的經濟交換,而使得澎湖未能擺脫離島的邊陲依賴性格。是故,今後澎湖的總體發展方向即是要朝向永續發展、社區文化的嶄新歷程,而此種展現不僅是在觀光部門,亦更是在民生基礎產業——漁業——具體實現,以地方發展的角度來思考產業的發展。
未來國際間漁業部門的轉變趨勢必是逐漸擺脫「採集式」的漁業經營方式,而邁向優良漁業環境、高級技術、私部門資本、企業化經營、以及休閒遊憩相互整合的「資源管理型」漁業。而澎湖縣的漁業發展,在絕佳自然條件與先端實務技術的雄厚基礎之下,配合公私部門資本的引入,公部門政策的支持,以及關聯產業(包括,生產/消費/行銷等的整體工業藍圖)的適切掌握,可使得澎湖縣的漁業生產與結構有重新調整的契機,從傳統再出發,促成初級產業的轉型。
壹、周邊水域漁業資源的回復與合理利用,沿近海漁業生產結構的改變
一、以村里為單位經營漁場,重塑澎湖「漁村的文化」
(一)資源管理型漁業的推進
(二)推展社區化漁場管理制度
澎湖當地居民習於以海為生,經過長時間的發展而形成了以村為核心的漁撈活動空間配置。因此,社區村里與漁場之間素已有密切的關聯,故可輔導村里成立合作社申請專用漁業權,由村里自行管理漁場,以杜絕目前嚴重的毒炸魚事件。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此即是將公共財私有化,以解決外部性的問題。更積極的來說,可以先輔導試行於一示範漁村(如,湖西鄉北寮村)後,再逐步推廣於澎湖各地。
二、永續發展的栽培漁業
(一)實施栽培漁業以回復沿近海的漁業資源
1.以成立栽培漁業中心為首要的爭取目標,推動栽培漁業。
栽培漁業可分為「育種」與「造場」兩大項目。育種泛指魚介貝類之種苗的大量生產、中間育成、放流、漁場管理;造場則是指,投放人工魚礁等製造增殖場。而這許多的措施亟需有繁複的技術、評估、以及推行,因此,除了澎湖現有相關水產研究單位的積極配合外,亦應於澎湖裡青灣爭取設立栽培漁業中心以統籌執行,使高科技的漁業環境技術能夠於澎湖生根。
(二)發展澎湖縣海洋牧場
轉變澎湖歷史的漁業榨取因果,邁向永續經營且豐厚漁場資源的新型態漁業經營。
2.整合澎湖現有的水產研究單位,發展海洋牧場的相關技術。
海洋牧場是栽培漁業處於高度發展階段時的形態,而海洋牧場的實施除了須先策定基本的漁業發展方針外,其次則是選定海域、生物、技術,接著以既有的技術作概念設計,並進行初步的室內實驗,以評估其經濟效益,再確定其條件與基本設計,然後進行現場實驗,最後才能達到實用的目標。
貳、開展澎湖縣養殖工業藍圖
就澎湖縣的漁業結構來看,沿近海漁業的產量皆呈現減產的趨勢,唯有養殖漁業的產量逐年向上攀升,已達900公噸左右,是澎湖縣漁業的未來主力。
所謂的「養殖工業」,其運作邏輯即是擺脫了過去捕撈漁業的初級產業型態,而是以二級產業(製造業)的角度來思考。其指涉的是,生產/消費/行銷/關聯產業等的整體工業藍圖,以期澎湖的傳統漁業能夠邁向升級之途。
一、發展先端的箱網養殖事業
(一)內海養殖事業的調整
1.闢設魚塭養殖專業區,以解決海岸問題,並可衍生附加利益。
2.內海及沿岸養殖面積不宜無限制的增加,並應輔導部份漁民朝向外海養殖推進。此外,亦可配合觀光休閒漁業的發展進行規劃。
此外,內海養殖亦可以觀光休閒漁業的型式尋找另類的發展。例如,七美鄉的九孔養殖即能以專業養殖區的方式,以多元化的生產/體驗/飲食遊程設計,與南海其它的旅遊系統配套,增加九孔的附加價值及收益,並促進地方發展。
(二)外海養殖的推展
1.研究開發外海箱網養殖技術,輔導漁民克服技術及資金方面的困難,並研擬民間投資的可行性。
未來縣府的政策走向應有下列幾項,
積極規劃外海箱網養殖區,輔導成立養殖產銷合作社,申請專用漁業權; 輔導並推廣外海箱網以增加養殖面積; 輔導養殖業者採用人工配合飼料解決飼料問題; 建立養殖水產物用藥標準及產出檢驗標準; 開創本縣箱網養殖魚類品牌; 運用現有漁會組織,建立漁業秩序及加強管理; 拓展臺灣地區北、中、南銷售點。
二、多元化養殖種類的經營與研究開發
1.輔導適當之水產種類朝向外海養殖經營
2.海域多元化養殖種類的經營與研發
3.推動水產生物技術的研發
三、植根發展養殖之關聯產業
1.由製造業的角度思考,推展養殖工業相關聯產業於澎湖植根發展。
2.配合文化活動的行銷及精緻加工製品的推展,使紫菜養殖成為澎湖一項極具特色的水產品。
四、漁業技術的研究開發與整合
1.新技術開發的強化與試驗研究的推進。澎湖地區漁產養殖業者/學術單位/政府漁政機構的三方面雙向配合。
就澎湖縣的漁業結構來看,沿近海漁業的產量皆呈現減產的趨勢,唯有養殖漁業的產量逐年向上攀升,已達900公噸左右,是澎湖縣漁業的未來主力。
所謂的「養殖工業」,其運作邏輯即是擺脫了過去捕撈漁業的初級產業型態,而是以二級產業(製造業)的角度來思考。其指涉的是,生產/消費/行銷/關聯產業等的整體工業藍圖,以期澎湖的傳統漁業能夠邁向升級之途。
一、發展先端的箱網養殖事業
(一)內海養殖事業的調整
1.闢設魚塭養殖專業區,以解決海岸問題,並可衍生附加利益。
2.內海及沿岸養殖面積不宜無限制的增加,並應輔導部份漁民朝向外海養殖推進。此外,亦可配合觀光休閒漁業的發展進行規劃。
此外,內海養殖亦可以觀光休閒漁業的型式尋找另類的發展。例如,七美鄉的九孔養殖即能以專業養殖區的方式,以多元化的生產/體驗/飲食遊程設計,與南海其它的旅遊系統配套,增加九孔的附加價值及收益,並促進地方發展。
(二)外海養殖的推展
1.研究開發外海箱網養殖技術,輔導漁民克服技術及資金方面的困難,並研擬民間投資的可行性。
未來縣府的政策走向應有下列幾項,
積極規劃外海箱網養殖區,輔導成立養殖產銷合作社,申請專用漁業權; 輔導並推廣外海箱網以增加養殖面積; 輔導養殖業者採用人工配合飼料解決飼料問題; 建立養殖水產物用藥標準及產出檢驗標準; 開創本縣箱網養殖魚類品牌; 運用現有漁會組織,建立漁業秩序及加強管理; 拓展臺灣地區北、中、南銷售點。
二、多元化養殖種類的經營與研究開發
1.輔導適當之水產種類朝向外海養殖經營
2.海域多元化養殖種類的經營與研發
3.推動水產生物技術的研發
三、植根發展養殖之關聯產業
1.由製造業的角度思考,推展養殖工業相關聯產業於澎湖植根發展。
2.配合文化活動的行銷及精緻加工製品的推展,使紫菜養殖成為澎湖一項極具特色的水產品。
四、漁業技術的研究開發與整合
1.新技術開發的強化與試驗研究的推進。澎湖地區漁產養殖業者/學術單位/政府漁政機構的三方面雙向配合。
參、離島漁業經營體制的強化
一、地方政府漁業組織結構的強化與層級的提升
漁業是澎湖縣重要的基礎民生產業,雖然漁業經濟近幾年來有逐漸衰退的趨勢,但澎湖擁有優良的天然利基與完整的漁業設施,故未來可朝向高技術漁業生產與精緻製品行銷的走向,調整澎湖的漁業結構。
二、學術、政府及民間漁業組織三者之間的交流合作
產業的發展除了要有政府單位與業者之間的配合外,亦應著重於研究發展的層次,而此即是學術單位應扮演的角色。產、官、學之間的密切配合,才能夠使澎湖的漁業朝向轉型邁進。藉由學術單位與業者的建教合作,以及政府單位的政策支持與輔導,才能使漁民得到實質的收益,並促進地方的發展。
肆、漁港資源的合理使用與綜合發展
一、各鄉市漁港的分級與重點發展
1.由澎湖漁業發展歷史脈絡來看,漁港的興建是與村落結構特色及漁業資源的開發有著密切的關聯。但如今,則已需開始轉化功能與意義以求地方發展。
2.由於經費資源有限與經濟結構的改變,故應以漁港分級定位與重點發展以為因應。
二、漁港之漁業、觀光及交通三者之間的使用協調
1.配合觀光旅遊計畫的發展,選定重點觀光休閒(娛樂漁業)漁港,並由相關單位配合投資整建。
伍、建立流通快速的漁產運銷網路,提增漁產品效益
1.開發水產品的新商品型態,穩定漁產品價格
2.加強輔導共同運銷,減少中間迂迴轉運成本
採用共同運銷是縮短運銷通路,提高農漁民所得的有效途徑。但目前漁產品採用共同運銷的比率仍偏低,因此,應加強輔導漁會或漁民自組產銷班,辦理共同運銷,以減少中間迂迴轉手之運銷成本,提增漁民收益。
3.加強輔導直銷及契作制度
陸、以地方漁村發展為思考軸向,並創造活性化的漁村地域村落
1.推展漁村傳統聚落民宿,利用閒置之空屋並增加地方收益
2.發展休閒娛樂漁業,輔導漁民兼業參與
澎湖縣的漁業資源豐富(無論是自然或是人文方面),故應積極規劃發展休閒娛樂漁業,發展陸上及海上的漁業休閒活動,並與其它觀光活動配套,找尋漁業的另種經營方式。再者,由於漁業經濟的衰退,漁業的收入普遍降低,故應輔導漁民兼營或專營休閒娛樂漁業以增加收益。
3.將各項產業發展構想落實至村落,以促成漁村地域的綜合發展
澎湖的漁村具有獨特的傳統風格特色,在以漁業為主要經濟基礎的前提下,村落的發展需要將前述的各項發展構想落實施行,尋求地域的綜合發展。
資料來源:陳憲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